能事
1.所能之事。
《易·繫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宋書·武帝紀中》:“莫不雲行雨施,能事畢舉。”
明胡應麟《詩藪·閏餘上》:“古風兩漢,近體三唐,能事畢矣。”
2.所擅長之事。
晉葛洪《抱樸子·行品》:“士有謀猷淵邃,術略入神,智周成敗,思洞幽玄,才兼能事,神器無宜,而口不傳心,筆不盡意,造次之接,不異凡庸。”
唐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
清吳喬《答萬季野詩問》:“唐人數百家,各有能事,非鄙朽一人所能盡測也。”
董必武《聞延安成立懷安詩社賦四絕句》之三:“指揮能事朱司令,慷慨悲歌葉劍侯。”又常與“極”連用。如:極其知人善任之能事。
3.謂能任事。
《管子·入國》:“五幼,又予之葆,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後止。”
清錢謙益《四川按察司僉事戴君恩授奉政大夫制》:“朕以東南多事,禍亂頻仍,思得文武大略之人,以收指麾能事之效。”
4.會辦事;有本領。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摺:“不知老相公曾差甚麽能事官員陳州去也不曾?”明王錂《春蕪記·定計》:“王四兄,我一向曉得你是個能事的人,如今一件事求著你。”
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下》:“以諱言有事為解事,以茍且了事為能事。”
阅读:1177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