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
揪字的筆畫:12畫;
I
jiū
ㄐ〡ㄡ
〔《字彙》即尤切〕
1.收斂;聚集。
《新唐書·孫佺傳》:“佺揪聚軍中幣萬餘匹,悉袍帶並與之。”
顧工《金君瑪梅》:“現在山坡上的樹根、草皮、碎石,被揪到河邊去了,把河床擠得窄了一些。”
2.抓,扭。
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摺:“他娘子揪住小人,要了一紙保辜文書。”
《水滸傳》第十二回:“牛二緊揪住楊誌說道:‘我偏要買你這口刀!’”
《儒林外史》第五四回:“兩個人說戧了,揪著領子,一頓亂打。”
艾蕪《端陽節》二:“三大娘生氣地揪一把他的耳朵。”
3.髮束。參見“揪兒”。
II
ch·u
ㄔㄡˇ
同“瞅”。
III
qiū
ㄑ〡ㄡ
同“楸”。
阅读:1421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