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
簡體鮑字的筆畫:13畫;繁體鮑字筆畫:16畫。
(鮑,鮑)
I
bào
ㄅㄠˋ
〔《廣韻》薄巧切,上巧,並。〕
1.鹽漬魚;乾魚。
《史記·貨殖列傳》:“鮐鮆千斤,鯫千石,鮑千鈞。”
司馬貞索隱:“魚漬雲鮑。”
2.鹽漬,腌製。
《釋名·釋飲食》:“鮑魚,鮑,腐也,埋藏淹使腐臭也。”
清李鬥《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沿海拾蟶,鮮者鮑之,不能鮑者乾之。”
3.鰒魚的別名。即石決明。腹足綱軟體動物。貝殼堅厚,可入藥,我國沿海均產,為海味珍品。
《古文苑·揚雄〈蜀都賦〉》:“江東鮐鮑,隴西牛羊。”
章樵註:“鮐、鮑,皆魚名。”
宋江休復《江鄰幾雜誌》:“鰒魚,今之牡礪……又讀如鮑,非亂臭者也。”
4.通“鞄”。古代鞣治皮革的工人。
《周禮·考工記序》:“攻皮之工,函、鮑、韗、韋、裘。”
鄭玄註引鄭司農曰:“鮑,書或為鞄。”
5.姓。
春秋齊有鮑叔。見《左傳·莊公九年》。
II
bāo
ㄅㄠ
〔《集韻》班交切,平爻,幫。〕
人名用字。
《史記·楚世家》:“昭王之出郢也,使申鮑胥請救於泰。”
裴駰集解引服虔曰:“楚大夫王孫包胥。”
《集韻·平爻》:“鮑,人名,楚有申鮑胥,通作包。”
阅读:1356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