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歲
(千歲,千歲)
1.千年,年代久遠。
《荀子·非相》:“欲觀千歲,則數今日;欲知億萬,則審一二。”
南朝梁劉峻《辯命論》:“朝秀晨終,龜鵠千歲,年之殊也。”
宋蘇軾《三槐堂銘》:“貫四時閱千歲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2.古人祝壽之詞。
《詩·魯頌·閟宮》:“萬有千歲,眉壽無有害。”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於是範蠡與越王俱起為吳王壽,其辭曰:‘下臣勾踐從小臣範蠡奉觴上千歲之壽。’”
3.封建時代臣下對王公、太子、皇後等的尊稱。
《警世通言·金明池吳清逢愛愛》:“唱一個嬌滴滴的曲兒,舞一個妖媚媚的破兒,搊一個緊颼颼的箏兒,道一個甜甜嫩嫩的千歲兒。”
《再生緣》第三一回:“娘娘千歲坐中宮,幹父幹娘妾侍從。”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太平禮制》:“天王詔令:王世子,臣下呼稱幼主萬歲;第三子,臣下呼稱王三殿下千歲。”
4.即千歲樹。
《太平禦覽》卷九六○引晉袁山松《宜都山川記》:“佷山有異木,人無見其朽者。其名曰千歲,葉似棗,色似桑,冬夏青貞,強少節目。”
阅读:1767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