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厲

簡體厲字的筆畫:5畫;繁體厲字筆畫:14畫。

(厲,厲)

I

ㄌ〡ˋ

〔《廣韻》力制切,去祭,來。〕

1.“礪”的古字。粗磨石。

《詩·大雅·公劉》:“涉渭為亂,取厲取鍛。”

陸德明《經典釋文》:“厲,本又作礪。”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使河如帶,泰山若厲。”

裴駰集解:“厲,砥石也。”

2.磨礪。

《左傳·哀公十六年》:“勝自厲劍。”

《荀子·性惡》:“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

楊倞註:“礱、厲,皆磨也。厲與礪同。”

南朝宋鮑照《蕪城賦》:“飢鷹厲吻,寒鴟嚇雛。”

宋孔平仲《續世說·汰侈》:“宮墻高五仞,其堅可以厲刀斧。”

3.揣摩;鑽研。

《孫子·九地》:“厲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

杜牧註:“厲,揣厲也。”

南朝梁任昉《為範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嘗鑽厲求學,而一經不治。”

4.操練;整飭。

《墨子·雜守》:“選厲銳卒,慎無使顧。”

《北齊書·莫多婁貸文傳》:“周文帝軍出函谷,景與高昂議整旅厲卒,以待其至。”

清魏源《聖武記》卷十四:“穰苴斬貴臣以肅軍,孫武斬寵姬以厲女戎。”

5.“勵”的古字。勸勉。

《左傳·哀公十一年》:“宗子陽與閭丘明相厲也。”

杜預註:“相勸厲。”

《漢書·儒林傳序》:“太常議,予博士弟子,崇鄉裏之化,以厲賢材焉。”

宋曾鞏《虞部郎中戚公墓誌銘》:“其操義風概,有以厲天下。”

嚴復《原強》:“其教人也,以濬知慧,練體力,厲德行三者為之綱。”

6.指諷勸。

《文選·張華〈女史箴〉》:“衛女矯桓,耳忘和音”李善註引漢班昭曰:“衛國作淫泆之音,衛姬嫉桓公之好,是故不聽,以厲桓公也。”

《資治通鑒·漢平帝元始三年》:“莽召明禮少府宗伯鳳入說為人後之誼,白令公卿、將軍、侍中、朝臣並聽,欲以內厲天子而外塞百姓之議。”

胡三省註:“厲,諷厲也。”

7.振奮。

《管子·七法》:“兵弱而士不厲,則戰不勝而守不固。”

金王若虛《李仲和墓碣銘》:“然誌愈厲,氣不少衰。”

8.指鞭打、揚(鞭)。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隄。”

宋宋祁《宋景文雜說》:“造父亡轡,馬顛於跬,庸人厲策,馬為盡力。”

9.振(翅);奮起。

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雍雍鳴雁,厲翼北遊。”

10.疾飛;疾馳。

《漢書·息夫躬傳》:“鷹隼橫厲,鸞俳佪兮!”顏師古註:“厲,疾飛也。”

《後漢書·馬融傳》:“狗馬角逐,鷹鸇競鷙,驍騎旁佐,輕車橫厲,相與陸梁,聿皇於中原。”

漢王粲《雜詩》之一:“方軌策良馬,並驅厲中原。”

晉潘嶽《關中詩》:“親奉成規,稜威遐厲。”

11.踴起;飛升;到達。

《管子·地員》:“五沙之狀,粟焉如屑塵厲。”

尹知章註:“厲,踴起也。”

漢班固《西都賦》:“聲激越,謍厲天。”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神厲九霄,誌淩千載。”

《〈老殘遊記〉續集遺稿·自序》:“非若夢為鳥而厲乎天,覺則鳥與天俱失也。”

12.威猛;猛烈;激烈。

《左傳·定公十二年》:“與其素厲,寧為無勇。”

杜預註:“厲,猛也。”

晉左思《蜀都賦》:“涼風厲,白露凝,微霜結。”

唐韓愈《張君墓誌銘》:“知死不失名,得猛厲也。”

傅尃《辛亥夏日述懷》詩:“少時壯且厲,猛氣沖長纓。”參見“厲服”、“厲飭”。

13.謂聲音高而急。

漢馬融《長笛賦》:“激朗清厲,隋光之介也。”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超長吟以詠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文選·潘嶽〈河陽縣作詩〉》:“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

李善註:“謂高而急也。”

宋呂祖謙《臥遊錄》:“佐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樓理詠,音調始遒,聞函道中有屐聲甚厲。”

清吳騫《扶風傳信錄》:“翠雲秋鴻同至觀燈,與二婦人並坐,談甚樂,俄聞戶外人聲甚厲,不悅而去。”

14.高。

《文選·曹植〈七啟〉》:“然主上猶以沈恩之未廣,懼聲教之未厲,采英奇於仄陋,宣皇明於巖穴。”

李善註引《廣雅》:“厲,高也。”

晉張華《女史箴》:“樊姬感莊,不食鮮禽;衛女矯桓,耳忘和音;誌厲義高,而二主易心。”

唐韓愈《山南鄭相公樊員外酬答為詩其末鹹有見及語樊封以示愈依賦十四韻以獻》:“梁維西南屏,山厲水刻屈。”參見“厲高”。

15.嚴肅;嚴厲。

《論語·述而》:“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唐韓愈《答尉遲生書》:“行峻而言厲,心醇而氣和。”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嫦娥》:“顛當懼,釋口投地。

嫦娥又厲責之,眾不解。”

16.危險。

《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孔穎達疏:“厲,危也。”

《尚書·冏命》:“怵惕惟厲,中夜以興,思免厥愆。”

《穀梁傳·定公元年》:“踰年即位,厲也。”

範寧註:“厲,危也。”

晉陸機《謝平原內史表》:“俛首頓膝,憂愧若厲。”

17.虐害;欺壓。

《書·梓材》:“予罔厲殺人。”

漢桓寬《鹽鐵論·疾貪》:“長吏厲諸小吏,小吏厲諸百姓。”

宋陳亮《四弊》:“故官常以民為難治,民常以官為厲己。”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宋景定公田說》:“用此法以贍軍,亦不厲民也。”

18.災禍;禍患。

《詩·大雅·瞻卬》:“孔填不寧,降此大厲。”

《魏書·禮誌一》:“有水旱災厲,則牧守各隨其界內祈謁,其祭皆用牲。”

《續資治通鑒·元仁宗延祐七年》:“四海清晏,天何遽降大厲!”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二部八:“年成總不似以前好,其大原因,就在洋鬼子之為厲。”

19.病災;瘟疫。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盜賊公行,而夭厲不戒。”

梁啟超《論自由》:“至如近數年來丁戊之間,舉國慕西學若羶;己庚之間,舉國避西學若厲。”

20.指染疫而死。

《管子·五行》:“旱劄,苗死,民厲。”

尹知章註:“厲,疫死。”

《素問·至真要大論》:“森木蒼乾,毛蟲迺厲。”

王冰註:“厲謂疵厲疾疫死也。”

21.指病人。

《禮記·檀弓下》:“古之侵伐者,不斬祀,不殺厲,不獲二毛。”

22.惡鬼。

《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踴。”

漢張衡《東京賦》:“爾乃卒歲大儺,毆除群厲。”

《新唐書·李景略傳》:“既而若有女厲者進謝廷中,如光妻雲。”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三》:“繼妻本不肯服石,吾痛捶使嚥盡,歿後懼為厲,又賄巫斬殃。”

23.惡。

《國語·齊語》:“設之以國家之患而不疚,退問之其鄉,以觀其所能,而無大厲,升以為上卿之贊。”

韋昭註:“厲,惡也。”

《墨子·節葬下》:“則惟上帝鬼神,降之罪厲之禍罰而棄之。”

明方孝孺《王子文字解》:“虺,蟲之厲者也,而仲虺為良臣……滅惡徵也。”

24.謚號。

《左傳·襄公十三年》:“所以從先君於禰廟者,請為靈若厲。”

杜預註:“欲受惡謚以歸先君也。亂而不損曰‘靈’,戮殺不辜曰‘厲’。”

《孟子·離婁上》:“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

漢蔡邕《獨斷》:“暴虐無親曰厲。”

25.祭無人祭祀之鬼。

《墨子·明鬼下》:“固嘗從事於厲。”

孫詒讓間詁:“盧雲:‘厲,公厲,泰厲之屬也’。”參閱《禮記·祭法》。

26.河水深及腰部,可以涉過之處。

《詩·衛風·有狐》:“有狐綏綏,在彼淇厲。”

鄭玄箋:“厲,深可厲之者。”

27.指涉水。

戰國楚宋玉《大言賦》:“血沖天車,不可以厲。”

三國魏嵇康《贈秀才入軍》詩:“南淩長阜,北厲清渠。”

宋蘇軾《和桃花源詩》:“高山不難越,淺水何足厲。”

王國維《海上送日本內藤博士》詩:“七十二王文字古,橫厲泗水拜尼甫。”參見“厲揭”。

28.指橋。

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河水二》:“按段國《沙州記》:吐谷渾於河上作橋,謂之河厲。”

29.藩界。

《周禮·春官·墓大夫》:“帥其屬而巡墓厲。”

鄭玄註:“厲,塋限遮列處。”

《周禮·地官·山虞》:“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為之厲,而為之守禁。”

賈公彥疏:“每物各有藩界,設禁亦不同。”

30.裁減。

《穀梁傳·隱公五年》:“初獻六羽,始厲樂矣。”

範寧註:“言時諸侯僣侈皆用八佾,魯於是能自減厲而始用六。”

31.腰帶下垂貌。

《詩·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帶而厲。”

毛傳:“厲,帶之垂者。”

孔穎達疏:“毛以言垂帶而厲為絕句之辭,則厲是垂帶之貌,故以厲為帶之垂者。”

32.拴;繫。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支諾臯中》:“眾因組衣斷蔓,厲其腰肋出之。”

33.方言。猶瞪。

歐陽山《柳暗花明》八六:“陳文雄拿眼睛厲了他一眼。”

34.月在戊曰厲。

35.姓。

漢有義陽侯厲溫敦。見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厲》。

II

lài

ㄌㄞˋ

〔《集韻》落蓋切,去泰,來。〕

1.生癩瘡;癩瘡。

《莊子·天地》:“厲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視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李音賴。”

《史記·範雎蔡澤列傳》:“漆身為厲,披髮為狂,不足以為臣恥。”

司馬貞索引:“厲音賴,癩病也。言漆塗身,生瘡如病癩。”

《明史·列女傳二·王氏》:“議婚數年,伯燮病厲,手攣髮禿,父母有他意。”

2.指生癩病的人。

晉陶潛《命子》詩:“厲夜生子,遽而求火。”

阅读:1296

●厲(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