怍
怍字的筆畫:8畫;
zuò
ㄗㄨㄛˋ
〔《廣韻》在各切,入鐸,從。〕
1.羞慚。
《論語·憲問》:“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禰衡﹞先解衵衣,次釋餘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單絞而著之,畢,復參撾而去,顏色不怍。”
李賢註:“怍,羞也。”
宋王安石《與馬運判書》:“比奉書,即蒙寵答,以感以怍。”
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五講:“上無愧於天,下無怍於民。”
2.改變容色。
《管子·弟子職》:“危坐鄉師,顏色毋怍。”
尹知章註:“怍,謂變其容貌。”
《禮記·曲禮上》:“將即席,容毋怍。”
鄭玄註:“怍,顏色變也。”
阅读:1048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