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簧
(灘簧,灘簧)
亦作“灘黃”。
曲藝的一個類別。
蘇州、上海、杭州、寧波等地均有流行。
蘇州灘簧歷史較久,約形成於清乾隆年間。各地灘簧均由一二人至五六人表演,兼有說唱和簡單伴奏。後來相繼發展為地方戲曲劇種,如蘇州灘簧改稱蘇劇,上海灘簧改稱滬劇,杭州灘簧改稱杭劇,寧波灘簧改稱角劇等。
清範祖述《杭俗遺風》:“灘簧以五人分生旦淨醜腳色,用絃子、琵琶、胡琴、鼓板,所唱亦係戲文。”
姚華《曲海一勺·原樂》:“餘若亂彈平調,壁壘未成,粵謳灘簧,傳聞未廣,或附隸於崑譜,或不數於樂章,於所不知,蓋闕如也。”
瞿秋白《論大眾文藝·大眾文藝的問題》:“革命的大眾文藝,應當運用說書、灘簧等類的形式。”
瞿秋白《論大眾文藝·普洛大眾文藝的現實問題》:“他們所‘享受’的是:連環圖畫……影戲,木頭人戲,西洋鏡,說書,灘黃,宣卷等等。”
阅读:1365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