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亂
(胡亂,胡亂)
1.任意;沒有道理。
宋司馬光《乞不貸故鬥殺劄子》:“此人稱是東嶽急腳子,胡亂打人,不伏收領。”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這裏是帝輦之下,不比邊庭上面,若有罪過隻消解去臨安府施行,如何胡亂凱得人?”
《紅樓夢》第四回:“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亂判斷了此案。”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五:“我每次叫大文不要胡亂取書,他總是不聽。”
孫犁《新年為<天津團訊>作》:“但胡亂吹捧,尤其容易毀掉一個青年。”
2.馬虎;草率。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十二齣:“解元,你去西廊,胡亂喫些子飯了,睡休。”
《水滸傳》第四回:“智深道:‘胡亂賣些與灑家喫,俺須不說是你家便了。’那店主人道:‘胡亂不得。’”明李贄《與楊鳳裏書》:“塔屋既當時胡亂做,如今獨不可胡亂居乎?”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牛浦道:‘晚生山鄙之人,胡亂筆墨,蒙老先生同馮琢翁過獎,抱愧實多。’”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三月二十二》:“所以無論我那樣不願提筆,也隻得胡亂畫下一頁半頁的字來。”
阅读:1317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