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
簡體鮮字的筆畫:14畫;繁體鮮字筆畫:17畫。
(鮮,鮮)
I
xiān
ㄒ〡ㄢ
〔《廣韻》相然切,平仙,心。〕
亦作“尟”。
1.泛指魚類。
《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
河上公註:“鮮,魚也。”
晉郭璞《江賦》:“衣則羽褐,食惟蔬鮮。”
唐李白《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其猶眾鮮洋洋,樂化在水。”
清無名氏《燕臺口號》之五二:“一尾銀絲色可憐,三津人到送冰鮮。”
2.泛指鱗介水產。
清楊靜亭《都門雜詠·黃花魚》:“黃花尺半壓紗廚,纔是河鮮入市初。”如:魚鮮。
3.活魚。
唐韓愈孟郊《城南聯句》:“修箭褭金餌,群鮮沸池羹。”
錢仲聯集釋:“﹝魏本引孫汝聽曰:﹞鮮,小魚也。群魚在池,若沸羹然。”
明胡世安《〈異魚圖贊補〉引》:“羨淵不如結網,獲鮮可以忘筌。”
4.泛指活的禽畜鳥獸。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補救世道文件四種》:“今試問擊鮮烹肥,紙醉金迷,有以異於含糗羹藜乎?”參見“鮮羽”。
5.以新鮮魚作的魚膾。
《文選·左思〈蜀都賦〉》:“觴以清醥,鮮以紫鱗。”
劉逵註:“鮮,魚鱠也。”
明夏完淳《湘巫賦》:“行緹盎與柘漿兮,傳腒鮮之既多。”
6.新宰殺的鳥獸肉。
《左傳·宣公十二年》:“子有軍事,獸人無乃不給於鮮,敢獻於從者。”
杜預註:“新殺為鮮。”
漢班固《西都賦》:“割鮮野食,舉烽命釂。”
宋範成大《題張戡蕃馬射獵圖》詩:“割鮮大嚼飽何求,薦食中原天震怒。”參見“鮮食”。
7.引申為殺。
《尚書大傳》卷三:“是離逢非珍,維鮮之功。”
鄭玄註:“鮮,殺也。”
8.剛收穫的新鮮食物。
唐玄宗《幸鳳泉湯》詩:“薦鮮知路近,省歛覺年豐。”
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八鮮行》:“然地各有宜,恐八鮮亦因地而殊,未可概論也。”
石三友《金陵野史·春八鮮與野菜》:“所謂春八鮮,就是當令的八樣蔬菜,它們是蘆蒿、茭兒菜、豌豆葉、蒜苗、春筍、蘑菇、萵苣、蠶豆。”
9.新,新鮮。
《儀禮·士昏禮》:“臘必用鮮,魚用鮒,必殽全。”
賈公彥疏:“臘用鮮者,義取夫婦日新之義。”
《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昭信復譖望卿曰:‘與我無禮,衣服常鮮於我,盡取善繒丐諸宮人。’”顏師古註:“鮮謂新華也。”
清楊米人《都門竹枝詞》之八一:“論對櫻桃上市鮮,一叢更要百文錢。”
曹禺《雷雨》第二幕:“一到夏天,檸檬水、果子露、西瓜湯、橘子水、香蕉、鮮荔枝,你要什麽,就有什麽。”
10.鮮明,明麗。
《易·說卦》:“﹝震﹞其究為健,為蕃鮮。”
孔穎達疏:“鮮,明也,取其春時草木蕃育而鮮明。”
唐李白《古風》之二六:“碧荷生幽泉,朝日豔且鮮。”
元薩都剌《遊長幹寺》詩:“秦淮河上長幹寺,松柏蕭蕭雲日鮮。”
郭小川《三門峽》詩:“西湖的風光,哪有這兒天高、雲淡、景色鮮!”
11.潔凈。
《文選·班固〈西都賦〉》:“軼埃堨之混濁,鮮顥氣之清英。”
李善註:“鮮,絜也。”
南朝宋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12.善,美好。
《詩·邶風·新臺》:“燕婉之求,籧篨不鮮。”
鄭玄箋:“鮮,善也。”
高亨註:“不鮮,不漂亮。”
《詩·小雅·北山》:“嘉我未老,鮮我方將。”
鄭玄箋:“嘉、鮮,皆善也。”
郭小川《豐收歌》:“生活,永遠這樣鮮。”
13.味美。
唐權德輿《拜昭陵過鹹陽墅》詩:“村盤既羅列,雞黍皆珍鮮。”
清何耳《燕臺竹枝詞·小餃》:“略同湯餅賽新年,薺菜中含著齒鮮。”
石三友《金陵野史·桂花鴨子》:“在南京土著的口中,都叫做‘鹹水鴨子’,它有三絕:一皮白而細,二肉肥而嫩,三油多而鮮,既宜下酒,更可佐餐。”
14.夭折,短命。
《左傳·昭公五年》:“葬鮮者自西門。”
杜預註:“不以壽終為鮮。”
15.通“斯”。指示代詞。此。
《書·無逸》:“徽柔懿恭,懷保小民,惠鮮鰥寡。”
《詩·小雅·蓼莪》:“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阮元補箋:“古鮮聲近斯,遂相通假。‘鮮民’,讀為‘斯民’,如《論語》‘斯民也’之例。”
楊樹達《詞詮》卷六:“鮮,此也。”
16.通“斯”。副詞。於是;就。
《國語·晉語一》:“夫人知極,鮮有慢心;雖其慢,乃易殘也。”
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卷八:“斯猶則也,字或作鮮。”
清王念孫《讀書雜誌·史記六》:“姜姓解亡”:“《太史公自序》:‘田闞爭寵,姜姓解亡。’徐廣曰:‘解,一作遷。’念孫案:‘姜姓解亡’,殊為不詞。解,當為鮮字之誤也。鮮之言斯也,謂田恆與闞止爭寵,弒簡公,專齊政,而姜姓斯亡也。”
17.見“鮮方”。
II
xi·n
ㄒ〡ㄢˇ
〔《廣韻》息淺切,上獮,心。〕
1.少;盡。
《易·繫辭上》:“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漢書·敘傳上》:“惟天墬之無窮兮,鮮生民之脢在。”
顏師古註:“鮮,少也。”
唐元稹《琵琶歌》:“曲名《無限》知者鮮,《霓裳羽衣》偏宛轉。”
明張居正《請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疏》:“居常則德業無稱,以仕則功能鮮效。”
魯迅《偽自由書·“有名無實”的反駁》:“咱們弟兄,處於今日局勢,若非對外,鮮有不嘩變者。”
2.通“巘”。與大山不相連的小山。
《詩·大雅·皇矣》:“度其鮮原,居岐之陽。”
馬瑞辰通釋:“‘度其鮮原’,即《公劉》詩‘陟則在巘,復降在原’,特彼分言之,此合言之耳。”
《逸周書·和寤》:“王乃出圖商,至於鮮原。”
孔晁註:“近岐周之地也,小山曰鮮。”
3.鱔魚。
III
xiàn
ㄒ〡ㄢˋ
〔《廣韻》私箭切,去線,心。〕
1.通“獻”。進獻。
《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天子乃鮮羔開冰,先薦寢廟。”
鄭玄註:“鮮當為獻,聲之誤也。”
2.姓。
《通誌·氏族三》:“鮮氏,音仙。
鮮於氏之後,亦為鮮氏。
蜀李壽司空鮮思明,望出南安。
宋朝登科有鮮洪範,開封人;熙寧有鮮符,戎州人。”
阅读:2187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