踦
踦字的筆畫:15畫;
I
qī
ㄑ〡
〔《廣韻》去奇切,平支,溪。〕
1.指一隻腳。
《管子·侈靡》:“其獄一踦腓一踦屨而當死。”
尹知章註:“諸侯犯罪者,令著一隻屨以恥之,可以當死刑。”
趙守正註:“腓,讀為屝,亦作菲,草鞋。草鞋與常屨有別。一踦腓一踦屨,即一腳著草鞋,另一腳則穿常屨。以此當作死罪,言古代刑罰寬簡。”
2.腳跛,行走不便。亦指跛腳的人。
《尚書大傳》卷五上:“堯八眉,舜四瞳子,禹其跳,湯扁,文王四乳。八眉者,如八字者也;其跳者,踦也;扁者,枯也。言皆不善也。”
鄭玄註:“踦,步足不能相過也。”
漢焦贛《易林·歸妹之暌》:“兔跛鹿踦,緣山墜墮。”
明周鳳翔《籌兵餉策》:“故兩乏不能相補也,兩貧不能相貸也,兩踦不能相扶也。”
3.偏重。
《韓非子·亡徵》:“夫兩堯不能相王,兩桀不能相亡,亡王之機,必其治亂、其強弱相踦者也。”
陳奇猷集釋:“踦有偏重一邊之意。”
4.虧缺,不足。
漢揚雄《太玄·瑩》:“或合或離,或嬴或踦。”
範望註:“踦,不足也;嬴,有餘也。”
II
jī
ㄐ〡
〔《集韻》居宜切,平支,見。〕
1.單隻;獨隻。
《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晉人與姜戎要之殽而擊之,匹馬隻輪無反者”漢何休註:“隻,踦也。”
《太平禦覽》卷六九七引漢應劭《風俗通·論數》:“踦者,奇也。履舄之一也。”
2.引申為單獨;孤獨。
三國魏繆襲《尤射·誌服》:“其二曰:方舠伊何,榜人擊鼓,其聲橦橦,歷我江滸,思子不見,踦然獨舞。”原書註:“踦,孑也。”
宋葉適《鹿鳴宴詩》:“鄙夫素寡學,已老漫將知。仰欣多材聚,俯愧隻影踦。”
3.通“奇”。數奇,謂命運不好。
宋陳鵠《耆舊續聞》卷六:“踦類鴈門之復,夢成鹿野之真。”
清黃遵憲《和沈子培同年曾植》:“鴆媒絕我言何巧,猿臂封侯數本踦。”
錢仲聯箋註引《揚子方言》:“踦,奇也。”參見“踦隻”。
4.見“踦踦”。
III
j·
ㄐ〡ˇ
〔《廣韻》居綺切,上紙,見。〕
1.腳脛。
唐元稹《蜘蛛》詩序:“巴蜘蛛大而毒,其甚者,身運數寸,而踦長數倍其身。”
清俞正燮《癸巳類稿·緬甸東北兩路地形考》:“暹羅國踦長,居緬西南海。其人裹人腦骨,曰聖鐵,騎象而戰。”
2.蜷曲貌。
《玉篇·足部》“踦”字下引《書》:“恐人踦乃身,迂乃心。﹝孔傳﹞:踦,曲;迂,避也。”今本《書·盤庚中》及孔傳作“倚”。參見“踦跂”。
IV
y·
〡ˇ
〔《集韻》隱綺切,上紙,影。〕
1.抵住。
《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陸德明釋文引李頤曰;“刺也。”
成玄英疏:“踦,下角刺也。言庖丁善能宰牛,見其閒理,故以其手搏觸,以肩倚著,用腳蹋履,用膝刺築,遂使皮肉離析,砉然向應,進奏鸞刀,騞然大解。”
2.依據;依從。
《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孔子曰:有善勿專,教不能勿搢,已過勿發,失言勿踦,不善辭勿遂,行事勿留。”
俞樾《群經平議·大戴禮記二》:“踦,當為‘倚’……《說文·人部》:‘倚,依也。’《老子》:‘禍兮福所倚。’註曰:‘倚,因也。’然則倚有因依之義。謂過失之言,勿更因依之,以為說之。”
3.倚立;偏倚。參見“踦閭”。
V
yì
〡ˋ
〔《集韻》於義切,去寘,影。〕
足。
《淮南子·齊俗訓》:“今之國都,男女切踦,肩摩於道,其於俗一也。”
高誘註:“踦,足也。”
阅读:1138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