髻
髻字的筆畫:16畫;
I
jì
ㄐ〡ˋ
〔《廣韻》古詣切,去霽,見。〕
“結”的被通假字。
1.在頭頂或腦後盤成各種形狀的髮髻。
《後漢書·馬廖傳》:“長安語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花月痕》第四八回:“幸喜他們都有符籙藏在髻中,還撐得住這些妖氣。”
葉聖陶《倪煥之》二四:“然而真實的現在的她立刻湧現於腦際:皮膚寬鬆而多脂,臉上敷點兒朱,不及真血色來得活潑,前劉海,掛在後腦的長圓髻。”
2.喻指山峰。
宋蘇軾《送張天覺得山字》詩:“晴空浮五髻,晻靄卿雲間。”
清張岱《陶庵夢憶·閏中秋》:“夜半,白雲冉冉起腳下,前山俱失,香爐、鵝鼻、天柱諸峰,僅露髻尖而已。”
II
jié
ㄐ〡ㄝˊ
〔《集韻》吉屑切,入屑,見。〕
竈神。
《莊子·達生》:“沈有履,竈有髻。”
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曰:“髻,竈神,著赤衣,狀如美女。”
阅读:1196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