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光

ok8.org > 詞典 > 龍光

(龍光,龍光)

1.龍身上的光。喻指不同尋常的光輝。

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沔水二》:“峨峨南嶽,烈烈離明,寔敷俊乂,君子似生,惟此君子,作漢之英,德為龍光,聲化鶴鳴。”

唐皮日休《吳中苦雨》詩:“龍光倏閃照,虯角搊琤觸。”

2.指發生不同尋常的光輝。

《梁書·陸倕傳》:“還伊人而世載,並三駿而龍光。”

3.天子氣,瑞氣。

蔡東藩《南北史通俗演義》第一回:“裕(劉裕)微笑道:‘此刻龍光尚在否?’”

4.非凡的風采,神采。

《後漢書·文苑傳下·高彪》:“﹝高彪﹞乃遺融(馬融)書曰:‘承服風問,從來有年,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門,冀一見龍光,以敘腹心之願。’”明吳承恩《賀金秋泉翁媼障詞引》:“日近靈椿,接龍光於瑞桂;露指慈竹,籍鳳采於崇蘭。”

5.特指皇帝的風采。

清唐孫華《伏聞上從學士》詩之三:“憶從便殿覲龍光,咫尺青蒲近禦床。”

6.指才華。

《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南朝宋裴松之註:“若使遊步中華,騁其龍光,豈夫多士所能沈翳哉!”

《隋書·文學傳序》:“範陽盧思道、安平李德林、河東薛道衡……或鷹揚河朔,或獨步漢南,俱騁龍光,並驅雲路。”

7.喻指有才華者。

《北史·文苑傳序》:“於時陳郡袁翻、翻弟躍、河東裴敬憲、弟莊伯……雕琢瓊瑤,刻削杞梓,並為龍光,俱稱鴻翼。”

8.寶劍的光芒。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

明王錂《春蕪記·說劍》:“蕭蕭永夜悲鳴也,怕龍光漸爾消滅。”亦借指寶劍。

明何景明《贈別孟望之》詩之四:“龍光久未試,姑以持贈君。”

9.皇帝給予的恩寵,榮光。龍,通“寵”。語本《詩·小雅·蓼蕭》:“既見君子,為龍為光。”

毛傳:“龍,寵也。”

鄭玄箋:“‘為寵為光’,言天子恩澤光耀被及己也。”

《初學記》卷二一引南朝梁劉孝綽《謝為東宮奉經啟》:“推擇而舉,尚多髦俊,龍光曲被,獨在選中。”按,《藝文類聚》引作“寵光”。

唐顏真卿《中散大夫京兆尹鮮於公神道碑銘》:“嘉陵渺渺,雲臺矯矯,降生京兆,為龍光兮。”

明唐順之《左編附序》:“隱士不事王侯而誌可則,深處巖壑而龍光於朝,英主亦往往尊禮其人以風世。”

阅读:1453

●龍光(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