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長城
【成語】:萬裏長城
【拼音】:wàn lǐ cháng chéng
【解釋】: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出處】:《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裏長城!’”
【示例】:吞珪既喪,壞了~,國中精銳已盡,如何是好?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二回
【近義詞】:長城萬裏
【反義詞】:
【語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長城
【英文】:the Great Wall
【日文】:萬裏(ばんり)の長城(ちょうじょう
【德文】:die Groβe Mauer
(萬裏長城,萬裏長城)
1.指秦始皇為了防禦北方匈奴貴族的侵略所修繕的西起臨洮,北傍陰山,東至遼東的古長城。參見“長城”。
2.比喻不可逾越的障礙。
瞿秋白《<魯迅雜感選集>序言》:“無產階級和周圍的各種小資產階級之間本來就沒有一座萬裏長城隔開著。”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一章第四節:“從‘老百姓’到軍人之間有一個距離,但不是萬裏長城,而是可以迅速地消滅的。”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裏長城。’”
阅读:1857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