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內攘外
【拼音】:ān nèi rǎng wài
【解釋】:攘:排除。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後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出處】:漢·張仲景《傷寒論·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
【示例】:~之大經,富國強兵之遠略。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
【近義詞】:抽薪止沸
【反義詞】:
【英文】:to maintain internal security and repel foreign invasion
漢張仲景《傷寒論·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後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明史·文震孟傳》:“數年來,振綱肅紀者何事,推賢用能者何人,安內攘外者何道,富國強兵者何策。”
清彭玉麟《<盛世危言>序》:“凡有關於安內攘外之說者,隨手筆錄,積年累月成若幹篇,皆時務切要之言。”
郭沫若《豕蹄·賈長沙痛哭》:“你應該把他們領導起來,作安內攘外的工作。”
阅读:170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