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過其實

ok8.org > 成語大全 > 言過其實

【成語】:言過其實

【拼音】:yán guò qí shí

【解釋】:實:實際。原指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後也指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

【出處】:《三國誌·蜀書·馬良傳》:“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示例】:我不能不將他們那旗人歷史對你講明,你好知道我不是~。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

【近義詞】:誇大其辭、誇誇其談、名不副實

【反義詞】:言必有信、恰如其分、名副其實

【歇後語】:豬八戒誇海口;蚊子說成大象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浮誇

【英文】:turn geese into swans

【日文】:話(はなし)が実際(じっさい)よりも大(おお)げさである

【法文】:exagérer

【德文】:seine Worte übersteigern seine Fǎhigkeit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馬謖喜歡談論軍事理論,諸葛亮比較欣賞他。劉備認為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魏國司馬懿親自帶兵與張郃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帶兵防守,可是馬謖驕傲輕敵,死搬兵書,結果被打敗。諸葛亮隻好揮淚斬馬

(言過其實,言過其實)

言辭浮誇,超過他的實際能力。

三國誌·蜀誌·馬良傳》:“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後世指說誇張失實

漢應劭《風俗通·正失·孝文帝》:“凡此十餘事,皆俗人所妄傳,言過其實。”

宋周煇《清波別誌》卷上:“巴蜀風物之盛,或者言過其實。”

《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且住!說書的這話有些言過其實!”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二一章:“他被梁大老漢言過其實的話嚇唬住了。”

阅读:1902

●言過其實(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