閟
閟字的筆畫:13畫;
bì
ㄅ〡ˋ
〔《廣韻》兵媚切,去至,幫。〕
1.關門。亦泛指關閉。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初,公築臺,臨黨氏,見孟任,從之。閟,而以夫人言,許之。”
楊伯峻註:“閟音秘,閉門也。”
唐元稹《和李校書》之一:“諸王在閤四十年,七宅六宮門戶閟。”
清納蘭性德《蕉園》詩:“見說齋壇閟,前朝太乙祠。”
2.止息;終盡。
《詩·鄘風·載馳》:“視爾不臧,我思不閟。”
朱熹集傳:“閟,閉也,止也……雖視爾不以我為善,然我之所思,終不能自已也。”
《左傳·閔公二年》:“今命以時卒,閟其事也。”
杜預註:“冬十二月,閟盡之時。”
唐杜甫《鬥雞》詩:“仙遊終一閟,女樂久無香。”
3.謹慎。
《書·大誥》:“天閟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極卒寧王圖事。”
孔傳:“閟,慎也。言天慎勞我周家成功所在,我不敢不極盡文王所謀之事,謂致太平。”
4.大小便不利。
《素問·五常政大論》:“少羽與少宮同,上宮與正宮同,其病癃閟,邪傷腎也。”
王冰註:“閟,大便乾澀不利也。”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主治一·癃淋》:“白魚:小便淋閟,同滑石、髮灰服,仍納莖中。”
5.掩蔽;隱藏。
南朝梁江淹《別賦》:“春宮閟此青苔色,秋帳含茲明月光。”
唐韓愈《送文暢師北遊》詩:“先生閟窮巷,未得窺剞劂。”
宋劉克莊《跋林竹溪禊帖·斷石本》:“竹溪其珍閟之,十五城勿輕換。”
6.阻隔;斷絕。
唐杜甫《陪章留後惠義寺餞嘉州崔都督赴州》詩:“出塵閟軌躅,畢景遺炎蒸。”
五代齊己《早鶯》詩:“何處經年閟好音,暖風吹出囀喬林。”
7.幽靜;幽深。
南朝梁江淹《蕭驃騎讓太尉增封表》:“幸郊甸或靜,江山以閟。”
唐元稹《酬樂天見憶兼傷仲遠》詩:“死別重泉閟,生離萬裏賒。”
宋梅堯臣《讀永叔所撰薛雲衛碣》詩:“堅堅孝子心,森森柏庭閟。”
8.埋。
唐白居易《唐太原白氏之殤墓誌銘》:“念爾九歲逝不迴,埋魂閟骨長夜臺。”
宋蘇軾《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棺槨十襲閟精圜,神光晝夜發層巔。”
王闓運《皇朝追贈布政使銜予謚忠壯記名湖南道員鄱陽黃君墓誌銘》:“念幽晦之永閟,攷落落之景行。”
9.神。參見“閟宮”。
10.秘密。
魯迅《墳·人之歷史》:“群疑冰泮,大閟犁然。”
阅读:1117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