蹟
蹟字的筆畫:18畫;
(蹟,跡)
jī
ㄐ〡
亦作“跡”。
1.腳印;足跡。
《左傳·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
《孟子·滕文公上》:“當堯之時……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
南朝宋顏延之《祭屈原文》:“身絕郢闕,跡遍湘幹。”
唐韓愈《與陳給事書》:“由是閤下之庭,無愈之跡矣。”
魯迅《故事新編·出關》:“跡是鞋子踏成的。”
2.痕跡。
《韓非子·主道》:“掩其跡,匿其端。”舊題漢李陵《答蘇武書》:“滅跡掃塵,斬其梟首。”
《北齊書·彭城王浟傳》:“博士韓毅教浟書,見浟筆跡未工。”
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二月初八日》:“今夾道之古墓,或戔為平地,或稍存遺蹟,可慨也!”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次日,墨跡陳了,又摹仿了寺裏一顆印印上。”
朱自清《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這些房子都破舊了,多年煙熏的跡,遮沒了當年的美麗。”
3.指手跡。
唐韓愈《張府君墓誌銘》:“其末有複語千萬永訣八字,名日月與封,皆孝權跡。”
宋錢易《南部新書》壬:“發書視之,乃兄跡也。”
4.形跡;行動。
《楚辭·九章·悲回風》:“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
王逸註:“跡,行也。”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人之虛實真偽在乎心,無不見乎跡。”
宋王讜《唐語林·政事下》:“為政清淨無跡,不求人知,兵革之後,闔境大化。”
清李漁《奈何天·焚券》:“隻要我行權市義心無忝,怕甚麽矯制開倉蹟可疑。”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故戊戌百日之政,足以書於盤盂,勒於鐘鼎,其跡則公,而其心則祇以保吾權位也。”
5.業績;事跡。
《書·武成》:“至於大王,肇基王跡。”
《荀子·非十二子》:“聖王之跡著矣。”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霸王之跡,自斯而起。”
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鋪張對天之閎休,揚厲無前之偉蹟。”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三》:“公跡並伊臯,但有末節尚損盛德。”
董必武《哭潘怡如》詩:“平生我愧為知己,未把英雄史跡留。”
6.追蹤;追尋。
《漢書·季布傳》:“漢求將軍急,跡且至臣家。”
《新唐書·蕭銑傳》:“即募兵數千,揚言跡盜,將以應景珍。”
明馮夢龍《智囊補·閨智·沈小霞妾》:“不得已權使妾寄食尼菴,而立限責押者跡襄。”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紅玉》:“夜至南山,聞兒啼,跡之,繫縲而行。”
林紓《陳德齋墓誌銘》:“命叔子懷金馳赴安海跡之,卒獲全譜而旋。”
7.至;蹈。
唐韓愈《上考功崔虞部書》:“足不跡公卿之門,名不譽於大夫士之口。”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知己惡及第》:“然隱遠人,素無關外名,足不蹟先達之門,既及第而益孤止。”
宋蘇舜欽《答韓持國書》:“踰月不跡公門,有興則泛小舟出盤閶,吟嘯覽古於江山之間。”
清嚴有禧《漱華隨筆·李梅崖》:“門生甘作負心人,不復跡及師門矣。”
8.遵循;仿效。
《詩·小雅·沔水》:“念彼不蹟,載起載行。”
毛傳:“不蹟,不循道也。”
漢張衡《西京賦》:“都邑遊俠,張趙之倫,齊誌無忌,擬跡田文,輕死重義,結黨連群。”
唐柳宗元《送玄舉歸幽泉寺序》:“今所謂玄舉者,其視瞻容體,未必盡思跡佛。”
宋王禹偁《送王旦序》:“右省諫官王某蹟鄭民之旨,為詩以送焉。”
宋葉適《淮西論鐵錢五事狀》:“而又新錢特大,形跡舊錢。”
董必武《寫給檔案工作》詩:“規圓矩方,依時序列,創業擴基,前軌可跡。”
9.考核;推究。
《墨子·尚賢中》:“然後聖人聽其言,跡其行。”
張純一集解:“跡,循實而考之也。”
《史記·商君列傳論》:“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幹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
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狀》:“跡其罪狀,未甚指明。”
宋司馬光《與王介甫書》:“謗議沸騰,怨嗟盈路,跡其本原,鹹以此也。”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跡其孤僻之性,似於仙為近也。”
10.量詞。相當於“步”。
《梁書·羊侃傳》:“侃膂力絕人,嘗於兗州堯廟蹋壁,直上至五尋,橫行得七跡。”
阅读:1095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