闤闠
(闤闠,阛阓)
1.街市;街道。
《文選·左思<魏都賦>》:“班列肆以兼羅,設闤闠以襟帶。”
呂向註:“闤闠,市中巷繞市,如衣之襟帶然。”
《宋書·後廢帝紀》:“趨步闤闠,酣歌壚肆。”
宋沈括《江州攬秀亭記》:“江湖山水,闤闠之趣,不能兼有也。”
2.借指店鋪;商業。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闤闠當塗,旗亭夾路。”
《明史·潘塤傳》:“任土作貢,皇店奚為?闤闠駢闐,內市安用?”清林則徐《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臣歷任所經,如蘇州之南濠,湖北之漢口,皆闤闠聚集之地。”
3.借指民間。
《敦煌變文集·捉季布傳文》:“公曾泗水為亭長,久於闤闠受飢貧。”
唐劉叉《雪車》詩:“闤闠餓民涷欲死,死中猶被豺狼食。”
清余懷《板橋雜記·麗品》:“大娘老矣,流落闤闠,仍以教女娃歌舞為活。”
阅读:1397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