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躍
(龍躍,龍躍)
1.喻王者興起。語本《易·乾》:“見龍在田……或躍有淵。”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太祖龍躍傒時,作鎮淮泗。”
南朝梁劉孝標《辯命論》:“而或者睹湯武之龍躍,謂龕亂在神功。”
唐李德裕《幽州紀聖功碑銘》:“天地應而品物生,君臣應而功業成。故龍躍而雲從,鶴鳴而子和。”
2.喻縱橫馳騁,奮發有為。
漢孔融《薦禰衡表》:“如得龍躍天衢,振翼雲漢,揚聲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門之穆穆。”
晉葛洪《抱樸子·廣譬》:“淮陰隱勇於跨下,不損其龍躍而虎視也。”
晉張華《與褚陶書》:“二陸龍躍於江漢,彥先鳳鳴於朝陽。”
唐王勃《上明員外啟》:“鳳鳴朝日,森梢煙雨之標;龍躍雲津,盤礡江山之氣。”
3.飛駛貌。
晉陸機《辨亡論上》:“羽楫萬計,龍躍順流。”
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六:“薛賚惑者,善投壺,龍躍隼飛,矯無遺箭。”
4.騰飛貌。
南朝宋鮑照《舞鶴賦》:“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
阅读:116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