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
液字的筆畫:11畫;
yè
〡ㄝˋ
〔《廣韻》羊益切,入昔,以。〕
1.液體。
《楚辭·九章·悲回風》:“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
漢張衡《思玄賦》:“漱飛泉之瀝液兮,咀石菌之流英。”
唐李白《古風》之四:“尚恐丹液遲,誌願不及申。”
清魏源《默觚上·學篇十三》:“自非旋其地力、雨露、人事畢註於斯,日夜滋息於斯,其能膏液融渥油然浡然不容已乎?”
2.謂冰凍融解;溶化。
《文子·上仁》:“漁兮其若冰之液者,不敢積藏。”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苜蓿》:“每至正月,燒去枯葉。地液輒耕壟。”
唐劉禹錫《天論上》:“斬材窾堅,液礦硎鋩。”
3.滲漏。
《尉繚子·治本》:“木器液,金器腥,聖人飲於土,食於土,故埏埴以為器。”
4.浸漬。
《周禮·考工記·弓人》:“凡為弓,冬析幹而春液角。”
5.潤。
漢司馬相如《封禪文》:“滋液滲漉,何生不育?”
《西京雜記》卷六:“以手捫槨,滑液如新。”
6.通“掖”。參見“液廷”。
7.姓。古代有道術之士名液客調。見《急就篇》卷一唐顏師古註。
阅读:1148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