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膚
(髮膚,發膚)
1.頭髮與皮膚。
《孝經·開宗明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晉葛洪《抱樸子·安貧》:“忘髮膚之明戒,尋乾沒於難冀。”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生員是讀過聖賢書的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2.借指身體。
《國語·齊語》:“霑體塗足,暴其髮膚,盡其四支之敏,以從事於田野。”
宋樂史《楊太真外傳》卷上:“衣服之外,皆聖恩所賜。惟髮膚是父母所生。”
明劉基《短歌行》:“髮膚剝削稜骨生,鮮芳菸邑成枯莖。”
章炳麟《訄書·通讖》:“人偶萬物,而視以己之髮膚,髮膚有觸,夫誰不感覺?”
阅读:1341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