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竊
(僭竊,僭竊)
1.越分竊取。
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上:“淮西賊將僭竊,問儀註於魯公。”
宋陳亮《上光宗皇帝鑒成箴》:“五閏失馭,偽主僭竊,綱常絲棼,宇縣瓜裂。”
清侯方域《王猛論》:“當猛之隱於華陰也,姚氏、石氏多雄略之主,豈不能出而佐之?以為是氐、羌僭竊者,而非其誌也。”
郭沫若《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但近時的新史學家有的竟連這個發現都不承認,以為稱王者仍是化外諸國的僭竊。”
2.指僭竊者。
宋嶽飛《奏辭檢校少保第二劄子》:“伏念臣本無才術,誤膺眷渥,未能恢復疆宇,掃除僭竊。”
阅读:1266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