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
咎字的筆畫:8畫;
I
jiù
ㄐ〡ㄡˋ
〔《廣韻》其九切,上有,群。〕
1.災禍,不幸之事。與“休”相對。
《書·大禹謨》:“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
孔穎達疏:“天降之殃咎。”
《左傳·莊公二十一年》:“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
《史記·淮陰侯列傳》:“蓋聞天與弗取,反受其咎。”
晉陸機《君子行》:“休咎相乘躡,翻覆若波瀾。”
2.罪過;過失。
《詩·小雅·北山》:“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
鄭玄箋:“咎,猶罪過也。”
《後漢書·鍾離意傳》:“湯引六事,咎在一人。”
宋王安石《感事》詩:“昔之心所哀,今也執其咎。”
魯迅《三閑集·我和〈語絲〉的始終》:“後者,我恐怕是其咎在我的。”
3.憎恨;厭惡。
《書·西伯戡黎序》:“殷始咎周。”
孔傳:“咎,惡。”
4.責怪;追究罪責。
《論語·八佾》:“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舊唐書·郭子儀傳》:“自西蕃入寇,車駕東幸,天下皆咎程元振。”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小梅》:“抵暮,媼來申謝,王咎其謬誣。”
葉聖陶《窮愁》:“﹝母﹞以愛我彌甚,故不告我,且不我咎耳!”
5.通“舅”。舅父。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朱己謂魏王章》》:“穰侯,咎(舅)也,功莫多焉。”參見“咎氏”。
6.姓。
《呂氏春秋·義賞》:“文公用咎犯之言,而敗楚人於城濮。”
宋戴埴《鼠璞·姓氏改易》:“求為仇,舅為咎……以音改也。”
II
gāo
ㄍㄠ
〔《廣韻》古勞切,平豪,見。〕
1.通“臯”。指虞舜的賢臣咎繇,即臯陶。
唐柳宗元《遊南亭夜還敘誌七十韻》:“捍禦盛方虎,謨明富伊咎。”
金段克己《正月十六日夜雪》詩:“方今廊廟已備具,左有夔龍右有咎。”參見“咎繇”。
2.見“咎鼓”。
阅读:1179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