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飾
(脩飾,修飾)
1.修改潤飾,使語言文字明確生動。
《論語·憲問》:“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脩飾之。”
宋陳亮《與韓無咎尚書》:“今但與妻孥併力耕桑以圖溫飽,雖書冊亦已一切棄去,況更能脩飾語言,作少年塗抹事乎?”
2.梳妝打扮。
《楚辭·九辯》:“今脩飾而窺鏡兮,後尚可以竄藏。”
金王若虛《生日自祝》詩:“清晨聞喧呼,親舊作生日,初我未免俗,隨分略脩飾。”
3.整修裝飾。
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汝水》:“黃巾之亂,殘毀穨闕,魏太和景初中,令長脩飾舊宇。”
宋洪適《隸釋·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脩飾宅廟,更作二輿。”
《宋書·武帝中》:“可改構榱桷,修飾丹青,蘋蘩行潦,以時致薦。”
4.修養德行。
漢劉向《列女傳·契母簡狄》:“契母簡狄,敦仁勵翼,吞卵產子。遂自修飾,教以事理,推恩有德。”
5.指提高學養。
唐張九齡《上封事》:“故於用人之際,不可不第高下。若高下不可妄幹,天下士流,必刻意脩飾,思齊日眾,刑政自清。”
宋蘇洵《上皇帝書》:“臣愚以為父兄之所任而得官者,雖至正郎,宜皆不聽任子弟,唯其能自脩飾,而越錄躐次以至於清顯者乃聽。”
6.合乎禮義。
《荀子·子道篇》:“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脩飾,孝子不從命,乃敬。”
7.謂使之合乎禮義。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孝為百行之首,猶須學以脩飾之,況餘事乎!”
8.指講究外表、形式。
《三國誌·蜀誌·蔣琬傳》:“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脩飾為先。”
《資治通鑒·漢宣帝神爵元年》:“上頗脩飾,宮室、車服盛於昭帝時。”
9.引申謂故意做作以取悅於人。
《墨子·非儒下》:“孔某盛容脩飾以蠱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禮以示儀,務趨翔之節以勸眾。”
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行不脩飾,名跡無愆;操不激切,素風愈鮮。”
阅读:1400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