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講

ok8.org > 詞典 > 侍講

(侍講,侍講)

1.從師讀書,聽其講學。

《後漢書·盧植傳》:“少與鄭玄俱事馬融……女倡歌舞於前。

植侍講積年,未嘗轉眄,融以是敬之。學終辭歸。”

2.為皇帝或太子講學。

《後漢書·桓鬱傳》:“和帝即位,富於春秋,侍中竇憲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頗涉經學……由是遷長樂少府,復入侍講。”

《後漢書·桓榮傳》:“榮嘗寢病,太子朝夕遣中傅問病……後病愈,復入侍講。”

《北史·高允傳》:“殿下以臣侍講日久,哀臣乞命耳。”

唐韓愈《韋侍講盛山十二詩序》:“及此年,韋侯為中書舍人,侍講六經禁中。”

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第二章四:“梁鼎芬在侍講日記裏有這樣一段文字:‘宣統九年正月初七日,慶親王奕劻死。’”

3.官名。

漢代有此稱號,以之名官則起於魏明帝。

唐始置侍講學士,其職為講論文史以備君王顧問。

宋沿置,並設侍講、侍讀,皆由他官之有文學者兼任。

元明清則列為翰林院額定之官。又南北朝、唐、宋諸王府,亦有侍講。

唐張九齡《賀侍講遍賜衣服狀》:“右高力士宣稱:陛下親講讀《毛詩》,遍賜侍講陳希烈三品兼衣物等。”

《資治通鑒·魏明帝景初三年》:“以司馬懿為太傅……彥為散騎常侍、侍講。”

胡三省註:“以在少帝左右,令侍講說。侍講之官,起乎此也。”

《宋史·職官誌二》:“學士侍從有學術者為侍講、侍讀。”

明沈鯨《雙珠記·僧榻傳音》:“小生今年十六歲,往京應試。忝中第一名,官授侍講。”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五回:“京城裏的窯姐們最粗最賤,不知怎麽那一班人偏要去走動……誰知裏面有三個闊客:一個是侍郎,一個是京堂,一個是侍講。”

阅读:1423

●侍講(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