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待如賓
【成語】:相待如賓
【拼音】:xiāng dài rú bīn
【出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賓。”
【示例】:年老之後,與妻相見,皆正衣冠,~。 ★唐·房玄齡《晉書·何曾傳》
【近義詞】:相敬如賓、相對如賓、相莊如賓
【反義詞】: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夫妻間
【英文】:respect each other like guests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胥臣奉命出使,路過冀地,遇見一農夫正在田間除草,他妻子把午飯送到田頭,恭恭敬敬雙手捧給丈夫。丈夫莊重地接過進食,妻子立在一旁等他吃完。胥臣被他們夫妻相敬如賓的舉動所感動,就把他推薦給晉文公
(相待如賓,相待如賓)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賓。”亦作“相敬如賓”、“相莊如賓”。
《後漢書·逸民傳·龐公》:“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
清余懷《板橋雜記·麗品》:“茍兒心之所好,雖相莊如賓,性與之洽也。”
張天民《戰士通過雷區》:“兩個人也算得是齊眉舉案、相敬如賓,但局長‘無情’的毛病也克服得不善。”
阅读:1677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