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結
(纏結,纏結)
1.集結;糾集。
南朝梁江淹《蕭重讓揚州表》:“或有濟世夷難之略,煇耀內氓;導江疏山之勤,纏結中宇。”
明李東陽《送福建參政徐君序》:“販鬻之民,迫於寒饑,散則無所,歸則無籍。縱而不問,則纏結無窮;急而攻之,則以死徇鬥,其患有不可勝言者。”
2.盤繞集聚;纏繞糾結。
清龔自珍《燕昭王求仙臺賦》:“有氣自東南隅來者……始凝睇於山隅,繼纏結乎城岡。”
何其芳《畫夢錄·秋海棠》:“或種記憶,或種希冀,如紅色的絲纏結在足趾間。”
3.用絲繩綢帛之類纏繞結束以作裝飾。
唐杜甫《寄贈王十將軍承俊》詩:“纏結青驄馬,出入錦城中。”
仇兆鰲註:“纏結,馬之裝飾。”
阅读:1277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