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
憧字的筆畫:15畫;
I
chōng
ㄔㄨㄥ
〔《廣韻》尺容切,平鍾,昌。〕
1.心神不定。
南朝宋顏延之《祭弟文》:“六親憧心,姻朋浩泣。”
清周亮工《安國寺訪心持上人》詩:“此中瓢笠真蕭寂,對爾私慚意尚憧。”參見“憧憧”。
2.搖晃;搖曳。
漢焦贛《易林·小畜之益》:“禹作神鼎,伯益銜指,斧斤高閣,憧位獨坐。”參見“憧憧”。
3.來往不絕;連綿不斷。參見“憧憧”。
4.通“沖”。直向某一方向而去。
漢王充《論衡·死偽》:“發棺時,臭憧於天。”
II
zhuàng
ㄓㄨㄤˋ
〔《廣韻》直絳切,去絳,澄。〕
愚昧無知。
《史記·三王世家》:“臣青翟、臣湯等,宜奉義遵職,愚憧而不逮事。”
《大戴禮記·主言》:“是故君先立於仁,則大夫忠而士信,民敦,工璞,商愨,女憧,婦空空。七者,教之誌也。”
阅读:1156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