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
跗字的筆畫:12畫;
I
fū
ㄈㄨ
〔《廣韻》甫無切,平虞,非。〕
〔《廣韻》符遇切,去遇,奉。〕
1.腳背。
《儀禮·士喪禮》:“乃屨,綦結於跗。”
鄭玄註:“跗,足上也。”
賈公彥疏:“謂足背也。”
《莊子·秋水》:“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
《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跗骨》:“跗者,足背也。一名足趺,俗稱腳面。”
2.腳。
漢無名氏《雜事秘辛》:“脛跗豐妍,底平指歛,約縑迫襪,收束微如。”
宋王炎《雉賦》:“絳冠兮綠跗,翠衿兮錦衣。”
清褚人穫《堅瓠補集·謝禁纏足表》:“雙跗載此一軀,屈伸獨重。”
3.引申指山麓。
清陸伯焜《晚憩法螺》詩:“侵晨越華跗,畢景向雲闕。”
4.同“柎”。花萼房。
《管子·地員》:“朱跗黃實。”
尹知章註:“跗,花足也。”
宋陸遊《驛舍見故屏風畫海棠有感》詩:“猩紅鸚綠極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
清許光治《折桂令·並蒂蘭》曲:“看貼跗娟娟,聯苞扣扣。”
5.同“柎”。物體的足部。
《左傳·宣公四年》:“伯棼射王,汏輈,及鼓跗,著於丁寧。”
楊伯峻註:“鼓跗猶今之鼓架。”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唐孝烈婦》:“乃為作傳,以附露筋碑之跗。”
6.泛指條狀物的末端。如毛筆下端栽毛的部分,針或劍的握手處等。
《西京雜記》卷一:“天子筆管,以錯寶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
宋嶽珂《桯史·姑蘇二異人》:“上曰:‘是能知我心。’遂賜號通神先生,築通神庵於觀之內,親禦寶跗書扁以寵之。”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采薇翁》:“翁乃捋衣露腹,臍大可容雞子;忍氣鼓之,忽臍中塞膚,嗤然突出劍跗;握而抽之,白刃如霜。”
7.蛇腹下的橫鱗。
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次年正月,帝遣迪賜師師蛇跗琴。蛇跗琴者,琴古而漆黦,則有紋如蛇之跗,蓋大內珍藏寶器也。”
清朱彜尊《食采玉山藥》詩:“紋皴蛇跗斷,衣滑兔褐退。”
II
fù
ㄈㄨˋ
〔《廣韻》符遇切,去遇,奉。〕
古代人名用字。相傳上古黃帝時有名醫俞跗。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阅读:1151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