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耎

耎字的筆畫:9畫;

ru·n

ㄖㄨㄢˇ

〔《廣韻》而兗切,上獮,日。〕

1.同“軟”。柔軟。

唐李賀《南園》詩之九:“泉沙耎臥鴛鴦暖,曲岸迴篙舴艋遲。”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序例上》:“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耎,各隨五臟之病而制藥性之品位。”參見“耎脆”。

2.同“軟”。弱;懦弱。

《戰國策·楚策一》:“鄭魏者,楚之耎國,而秦,楚之強敵也。”

鮑彪註:“《集韻》:‘耎,弱也。’”

《漢書·司馬遷傳》:“僕雖怯耎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

顏師古註:“耎,柔弱也。”

《明史·於謙傳》:“謙性故剛,遇事有不如意,輒拊膺歎曰:‘此一腔熱血,竟灑何地!’視諸選耎大臣、勳舊貴戚,意頗輕之。”

3.同“軟”。退縮。

《史記·天官書》:“﹝太白﹞已出三日而復,有微入,入三日乃復盛出,是謂耎,其下國有軍敗將北。”

裴駰集解引晉灼曰:“耎,退之不進。”

4.同“餪”。饋送食物。

明劉若愚《酌中誌·飲食好尚紀略》:“﹝四月﹞初旬以至下旬,耎。

西山、香山、碧雲寺等,耎;西直門外之高梁橋涿州娘娘、馬駒橋娘娘、西頂娘娘,進香。”

5.同“蝡”。參見“惴耎”。

阅读:1037

●耎(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