堋
堋字的筆畫:11畫;
I
bèng
ㄅㄥˋ
亦作“塴”。
葬時下棺於壙中。
《左傳·昭公十二年》:“司墓之室,有當道者。毀之,則朝而塴;弗毀,則日中而塴。”
杜預註:“塴,下棺。”按,《說文·土部》:“喪葬下土也。從土朋聲。
《春秋》傳曰‘朝而堋’。”
II
péng
ㄆㄥˊ
〔《廣韻》步崩切,平登,並。〕
1.箭垛子,箭靶。
北周庾信《北園射堂新成》詩:“轉箭初調筈,橫弓先望堋。”
《資治通鑒·宋順帝昇明元年》:“左右王天恩曰:‘領軍腹大,是佳射堋。一箭便死,後無復射。’”胡三省註:“射堋,今言射垛也。”
宋陸遊《春感》詩:“射堋命中萬人看,球門對植雙旗紅。”
2.分水的堤壩。
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江水一》:“江水又歷都安縣……李冰作大堰於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謂之湔堋。”
3.通“朋”。參見“堋淫”。
阅读:1102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