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瀼

瀼字的筆畫:20畫;

I

ráng

ㄖㄤˊ

〔《廣韻》汝陽切,平陽,日。〕

露濃貌。

《說文新附·水部》:“瀼,露濃貌。”

《玉篇·水部》:“瀼,露盛貌。”

明陳子龍《曉發諸暨大霧不見苧蘿》詩:“平川蒸亂雲,宿莽凝瀼露。”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五二:“屋瓦自驚天自笑,丹毫圓折露華瀼。”參見“瀼瀼”。

II

n·ng

ㄋㄤˇ

〔《集韻》乃朗切,上蕩,泥。〕

1.水流貌。

《集韻·上蕩》:“瀼,水流貌。”

明唐寅《荷蓮橋記》:“匯而為波涇,瀼而為河淡,宕然而為沮洳。”

2.水淤;漚漬。

《集韻·上養》:“瀼,水淤也。”

明黃省曾《藝菊書》:“凡藝菊有六事:一之貯土。凡藝菊擇肥地一方,冬至之後,以純糞瀼之,候凍而乾,取其土之浮鬆者,置之場地之上,再糞之。”

III

ràng

ㄖㄤˋ

〔《集韻》人樣切,去漾,日。〕

流入江河的山溪水。

宋陸遊《入蜀記》卷六:“土人謂山間之流通江者曰瀼雲。”

阅读:1044

●瀼(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