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合

ok8.org > 詞典 > 離合

(離合,離合)

1.分合;聚散。

《楚辭·離騷》:“紛總總其離合兮,班陸離其上下。”

《文選·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之二》:“離合非有常,譬彼弦與括。”

李善註引《呂氏春秋》:“夫萬物成則毀,合則離,離則復合,合則復離。”

宋張耒《風流子》詞:“空恨碧雲離合,青鳥沈浮。”

清薛福成《張公五十壽序》:“往自徐州戎幕,始奉光儀,迄於今雖離合不常,常獲一再造謁。”

2.指分裂與統一。

宋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謹按山東自上世以來,為腹心根本之地,其與中原離合,常係社稷安危。”

明陶宗儀《輟耕錄·正統辨》:“伏以一代離合之殊,固繫乎天數盛衰之變;萬年正閏之統,實出於人心是非之公。”

3.偏指離別。

唐杜甫《垂老別》詩:“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蕭滌非註:“有離合,實際是說有離散。”

宋辛棄疾《鷓鴣天》詞:“今古恨,幾千般;隻應離合是悲歡?”

《全元散曲·水仙子·喻鏡》:“不明白拋閃人寂寞,想前生註定我,恰團圓又早離合。”

4.偏指會合。

清王繼香《<小螺庵病榻憶語>書後》:“時則暗月,沈闥,淒風滿櫺,道路阻脩,夢魂離合。”

5.符合與不符合,接近與不接近。

清梁章鉅《退庵隨筆·讀經》:“《尚書大傳》……其文或說《尚書》,或不說《尚書》,大抵如《易乾鑿度》、《春秋繁錄》,與《尚書》本義在離合之間,而因經屬旨。”偏指背離,不合。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三:“王丞相介甫既當軸處中……號令驟出,但於人情適有所離合,於是故臣名士往往力陳其不可。”

清顧炎武《<音學五書>序》:“乃引古今音之變,而究其所以不同,為《音論》二卷……綜古音為十部,為《古音表》二卷。自是而六經之文乃可讀。其他諸子之書,離合有之,而不甚遠也。”

6.謂搖動、晃蕩。亦形容撲朔迷離貌。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賦》:“神翻覆而愉悅,誌離合而感傷。”

朱自清《溫州的蹤跡》二:“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

7.指合縱連橫。

《韓非子·忠孝》:“王者獨行謂之王,是以三王不務離合而正,五霸不待從橫而察,治內以裁外而已矣。”

8.指離合詩。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至於三六雜言,則出自篇什;離合之發,則明於圖讖。”

黃叔琳註引《文章緣起》:“孔融作四言離合詩。”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論雜體則有……離合(字相析合成文,孔融‘漁父屈節’之詩是也)。”

阅读:1325

●離合(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