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叛親離
【成語】:眾叛親離
【拼音】:zhòng pàn qīn lí
【解釋】: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
【出處】:《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示例】:他堅持與人民為敵,以至~,死無葬身之地。
【英文】:be utterly isolated
【日文】:みなに背(そむ)かれ,艖內(みうち)に見(み)はなされる
【法文】:être rejeté par les siens
【德文】:die Anhǎnger sind in Aufruhr,und auch die engsten Getreuen fallen ab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衛國公子州籲殺死他的哥哥衛桓公篡位,對內殘暴統治,對外窮兵黷武。魯隱公問大臣對公子州籲的看法,眾仲認為公子州籲殘暴狠毒,失去親信的擁護,眾叛親離必定失敗。後果然讓石儒設計讓陳國陳桓公除掉了州籲
(眾叛親離,眾叛親離)
《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杜預註:“恃兵則民殘,民殘則眾叛;安忍則刑過,刑過則親離。”
《晉書·苻堅載記下》:“夫差淫虐,孫皓昏暴,眾叛親離,所以敗也。”
明沈采《千金記·代謝》:“立見英雄起漢邦,眾叛親離誰敢當,不笑秦亡笑楚亡。”
毛澤東《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德軍猛攻不克,整個德奧土保陣線再也找不到出路,從此日益困難,眾叛親離,土崩瓦解,走到了最後的崩潰。”
阅读:2665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