籧篨
1.粗竹席。
《方言》第五:“簟,其粗者謂之籧篨。”
《晉書·皇甫謐傳》:“以籧篨裹屍,麻約二頭,置屍床上。”
《隋書·刑法誌》:“﹝齊文帝﹞嘗幸金鳳臺受佛戒,多召死囚,編籧篨為翅,命之飛下,謂之放生。墜皆致死,帝視之為歡笑。”
宋王安石《獨飯》詩:“窗明兩不借,榻凈一籧篨。”
清方文《大孤塘阻雪》詩:“臥困籧篨中,唧唧聞歎聲。”
2.亦作“籧蒢”。有醜疾不能俯身的人。
《詩·邶風·新臺》:“燕婉之求,籧篨不鮮。”
毛傳:“籧篨,不能俯者。”
《北史·陽固傳》:“有詭其行,有佞其音,籧篨戚施,邪媚是欽,既讒且妒,以逞其心。”
阅读:1551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