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場
(外場,外場)
1.屋外的場地。
漢焦贛《易林·姤之離》:“吾有黍稷,委積外場。”
2.清制武舉會試分內場、外場。外場試武藝,內場試武經。
《清會典·兵部十·武庫清吏司》:“凡武試,曰馬射、曰步射、曰技勇,皆試於外場;曰武經,則於內場試焉。”
《清會典·兵部一·尚書侍郎職掌一》:“會試外場掣籤以分圍,順天鄉試亦如之。”
3.舊時指妓院裡在外邊幹雜事的僕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九回:“小雲道過違教,方才坐下。外場早已把席面擺好,小雲忙著要寫局票。”
4.指外差。
《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這一來,玉格他這個外場兒我算放心了,講那貼身兒的事情可叫我怎麽好哇!”
5.指外面的事情。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一:“顧二隻能張羅外場,內場要陳媽一人招呼。”
6.猶外界。
茅盾《子夜》十一:“劉小姐,你聽說那趙伯韜的事麽?他沒有一回不做準的!這一回,外場說他仍是多頭!”茅盾《子夜》十七:“也許是謠言,然而外場盛傳,你們沒有聽到麽?”
7.謂在外面混事所講究的面子上的一套,如闊綽、好客、講義氣等。
老舍《駱駝祥子》十五:“老頭子把外場勁兒又拿出來,請大家別走,還得喝幾盅。”
老舍《駱駝祥子》十五:“我外場一輩子,臉教她給丟凈!”
阅读:1738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