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鑒不遠

ok8.org > 成語大全 > 殷鑒不遠

【成語】:殷鑒不遠

【拼音】:yīn jiàn bù yuǎn

【解釋】:殷:指商朝後期;鑒:鏡子。指殷商子孫應以夏的滅亡為借戒。後泛指前人教訓就在眼前。

【出處】:《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

【示例】:宋與金的歷史,對崇楨說來,~,而他絕不願在臣民心目和後代史書中被看成是懦弱無能的君主。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近義詞】:引以為

【反義詞】:重蹈覆轍

【語法】:作謂語、定語;泛指前人教訓就在眼前

【英文】:one need not look far for a lesson

【成語故事】:商朝末期,商紂王昏庸無能,對內殘暴統治,社會十分腐敗。西方諸侯之長的“西伯”周文王曾懷著一片好心,提出誠懇的勸告殷商教訓不必向遠處去找,就在夏桀那一代。商紂王沒有接納,終於被周武王所滅

(殷鑒不遠,殷鑒不遠)

前人失敗教訓就在眼前,應該以為戒。

孟子·離婁上》:“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詩》雲:‘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此之謂也。”

趙岐註:“《詩·大雅·蕩》之篇也,殷之所鑒,視近在夏後之世矣。以前善惡明鏡也,欲使周亦鑒於殷之所以亡也。”

梁啟超《與上海某某等報館主筆書》:“殷鑒不遠,吾輩豈宜尤而效之。”參見“殷鑒”。

阅读:1818

●殷鑒不遠(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