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簡體對字的筆畫:5畫;繁體對字筆畫:14畫。
(對,對)
duì
ㄉㄨㄟˋ
〔《廣韻》都隊切,去隊,端。〕
1.應答。
《詩·大雅·桑柔》:“聽言則對,誦言如醉。”
鄭玄箋:“對,答也。貪惡之人見道聽之言則應答之。”
《論語·子路》:“冉子退朝。
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
《三國誌·魏誌·賈詡傳》:“﹝是時﹞有奪宗之義……太祖又嘗屏除左右問詡,詡默然不對。
太祖曰:‘與卿言而不答,何也?’詡曰:‘屬適有所思,故不即對耳。’”唐韓愈《答劉正夫書》:“或問:為文宜何師?必謹對曰:宜師古聖賢人。”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事始二》:“英宗嘗語及原父,韓魏公對以有文學。”
2.奏對,對策。文體的一種。
《漢書·公孫弘傳》:“策奏,天子擢弘對為第一。”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觀晁錯之對,證驗古今,辭裁以辨,事通而贍,超升高第,信有徵矣。”
3.指臣子面君奏事。
宋曾鞏《本朝政要策·貢舉》:“貢舉之制,建隆初,始禁謝恩於私室。
開寶五年,召進士安守亮等三十八人,對於講武殿下,詔賜其第。”
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一:“前一日還行在,尚未得對,亦死焉。”
4.酬答;答謝。
《詩·大雅·皇矣》:“以篤於周祜,以對於天下。”
鄭玄箋:“對,答也……以答天下鄉周之望。”
漢陳琳《為袁紹王烏丸版文》:“夫有勳不賞,俾勤者怠。今遣行謁者楊林,齎單於璽綬車服,以對爾勞。”
5.猶言抵償;抵押。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四摺:“這番推勘見分明,則你那夜來兇惡可也還僥幸,眼見的惡貫盈,今朝對了俺爺命。”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摺:“他兩個少下的錢鈔,都對在我身上。”
《兒女英雄傳》第三回:“我們圍著莊子的這幾塊地,年終不是有二百多銀子租子嗎?就把這個對給他,合他說明白了,按月計利,不論年份,銀到歸贖。”
6.指帝王的召見。
《魏書·世祖紀下》:“行幸洛陽,所過郡國,皆親對高年,存恤孤寡。”
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上:“肅宗五月五日抱小公主,對山人李唐於便殿。”
7.指會見賓客或親戚。
《北齊書·崔暹傳》:“侵曉則與兄弟問母之起居,暮則嘗視寢,然後至外齋對賓客。”
唐崔令欽《教坊記》:“內人生日,則許其母姑姊妹皆來對。”
8.相對;朝著。
《儀禮·士昏禮》:“設對醬於東。”
胡培翬正義引盛世佐雲:“此為婦設也。夫西婦東,故雲對。”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子孫有過失,不譙讓,為便坐,對案不食。”
唐韓愈《感春》詩之三:“歸來歡笑對妻子,衣食自給寧羞貧。”
茅盾《曇》二:“濃眼毛下一對烏溜溜活潑的眼睛盡對著張女士瞧。”
9.引申為對面。
沈從文《邊城》九:“兩人剛把新買的東西搬運到家中,對溪就有人喊過渡。”
10.校核;對質。
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淇水》:“鮮於冀為清河太守,作公廨,未就而亡。後守趙高計功用二百萬,五官黃秉、功曹劉適言四百萬錢。於是冀乃鬼見白日,道從入府,與高及秉等對,共計校定。”
《金瓶梅詞話》第五一回:“他聽見俺娘說不拘幾時要對這話,他如何就慌了。”
清龔煒《巢林筆談續編·校字難》:“陳眉公極言校字之難,始不謂然。小有著述,已對過數次,付梓而誤字叠出,過來人語定不差。”
柳青《銅墻鐵壁》第十七章:“石得富也拿著山炮連長替他對好距離的一副。”
11.對手。
《三國誌·吳誌·陸遜傳》:“﹝劉備﹞今在境界,此強對也。”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三:“君果多聞耶!又能敵吾飲。吾老矣,久無對,不意君之肯辱吾也。”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武技》:“李由此以武名,遨遊南北,罔有其對。”
12.引申為仇敵。
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摺:“韓魏雲:‘今日大敵破滅,可賀,可賀。’趙雲:‘深蒙二君相濟,得平大對。’”
《三俠五義》第一回:“我總然逃出性命,也難免失火之罪;莫若自焚,也省的與他做對。”
13.較量。
《三國誌·魏誌·文帝紀》“才蓺兼該”裴松之註引三國魏曹丕《典論·自序》:“余與論劍……因求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竿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遂往與棋工對,棋工連負三局。”
14.引申為拼。
《醒世姻緣傳》第五二回:“你去!由他!破著我的老命和他對了!”
15.禍患。
《法苑珠林》卷七十:“君福報將至,而復對來隨之。君能守貧修道不仕宦者,福增對滅。”
16.相配;配偶。
《詩·周頌·清廟》:“濟濟多士,秉文之德。對越在天,駿奔在廟。”
鄭玄箋:“對,配。”
孔穎達疏:“文王既有是德,多士今猶行之,是與之相配也。”
《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同縣孟氏有女……擇對不嫁,至年三十。”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婚姻素對,靖侯成規。”
明湯顯祖《紫簫記·勝遊》:“足下存四方之誌,兼是隴西士族,亂定而歸,定尋名對。”
17.指婚娶。
沙汀《獸道》:“﹝她﹞靠著自己一雙手把兒子養大了,而且對了媳婦。”
18.逢;遇。
《後漢書·周黃徐姜申屠傳贊》:“琛寶可懷,貞期難對。”
李賢註:“貞期謂明時也。對,偶也。”
19.共;同;合。
《魏書·張讜傳》:“遣中書侍郎高閭與讜對為刺史。”
唐杜甫《蔔居》詩:“無數蜻蜓齊上下,一雙鸂鶒對沈浮。”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六:“有的說,韓家門外的那口井,是大夥挖的,可是往後跟他不對心眼的,不能去擔水。”
20.屬對。使詩文詞句相互成對。
宋沈括《夢溪筆談·藝文二》:“如‘自朱邪之狼狽,致赤子之流離’,不唯赤對朱,邪對子,兼狼狽、流離乃獸名對鳥名。”
《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敝鄉舊俗,但先生初來者,或考之以文,或試之以對,然後啟帳。”
冰心《晚晴集·追念振鐸》:“在大同有一位接待的人員名叫屈龍伸,振鐸笑說:‘這名字很有意思’,他忽然又大笑說:‘這名字可對張鳳舉。’(當時的北大教授)我們大家都大笑了起來。”
21.對子、對聯的簡稱。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荊公寫出一對道:‘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對聯》:“又黃鶴樓對雲‘樓未起時原有鶴,筆經擱後更無詩’,亦飄忽有致。”
22.“薱”的古字。茂盛。
《易·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23.正常;正確。
曹禺《雷雨》第四幕:“沖兒,她的樣子不大對,你趕快出去看看她。”
柳青《銅墻鐵壁》第十二章:“大路以北又沒敵人,我隻直端朝北走就對了。”
24.攙和;沖調。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這酒是二鬥糯米做出來的,二十斤釀,又對了二十斤燒酒,一點水也不攙。”
《紅樓夢》第七五回:“昨日人家送來的好茶麵子,倒是對一碗來你喝罷。”
25.對半。
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七:“俟得幣,以其數對減民賦可也。”
26.量詞。雙。
唐皮日休《重元寺雙矮檜》詩:“應知天竺難陀寺,一對狻猊相枕眠。”
清蔣士銓《臨川夢·說夢》:“可憐見腐太史,東奔西跑,也踏破了幾對靴鞋。”
巴金《春》十二:“她的一對小眼睛一閃一閃地望著琴的面顏。”
27.量詞。套。
唐白居易《醉中得上都親友書偶乘酒興詠而報之》:“歲要衣三對,年支穀一囷。”
宋歐陽修《謝對衣金帶鞍轡馬狀》:“臣伏蒙聖慈,以臣入院,特賜衣一對,金帶一條,金鍍銀鞍轡馬一匹者。”
宋謝采伯《密齋筆記》卷四:“對衣,謂上衣下裳一對也。”
28.介詞。猶對於。
巴金《探索集·長崎的夢》:“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這兩個城市今天的面目,加強了我對人類前途的信心。”
沈從文《〈沈從文散文選〉題記》:“一些對革命、對國家人民有過極大貢獻的有用人才,一些我四十年來的同行同事朋友,很多人在倏忽而來的風暴中死去。”
29.姓。
明有對慶長。
阅读:129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