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貌不揚
【成語】:其貌不揚
【拼音】:qí mào bù yáng
【出處】:《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揚,子若無言,吾幾失子矣。”杜預註:“顏貌不顯揚。”唐·裴度《自題寫真贊》:“爾才不長,爾貌不揚。”
【示例】:別看他~,可學習特別好。
【近義詞】:賊眉鼠眼、獐頭鼠目
【反義詞】:眉清目秀、一表人才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人的長相
【英文】:his face is ugly
【日文】:風(ふう)さいが上(あ)がらない
【成語故事】:公元866年,32歲的皮日休去京城長安考進士,由於他不願奉承權貴,結果沒考上。第二年他又進京應試,主考官禮部侍郎鄭愚很欣賞他的文章,還沒發榜就叫他到府上,見他其貌不揚,眼睛不對稱就譏笑他,皮日休立即反唇相譏回敬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颺。”
杜預註:“顏貌不揚顯。”
唐裴度《自題寫真贊》:“爾才不長,爾貌不揚。”後以“其貌不揚”形容人容貌平常或醜陋。
清吳熾昌《客窗閑話續集·某少君》:“今又聞其來也,皆懼,及相晤,其貌不揚。父甚狐疑,兩兄直叱為妄冒。”
馬鐵丁《勇氣從何而來》:“從年齡上說,孩提剛過,還留著若幹稚氣。初看起來,真是其貌不揚。”
阅读:1912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