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
爬字的筆畫:8畫;
I
pá
ㄆㄚˊ
〔《廣韻》蒲巴切,平麻,並。〕
1.用指甲搔。
晉葛洪《神仙傳·王遠》:“麻姑手爪似鳥,經見之,心中念曰,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也。”
宋毛滂《浣溪沙·松齋夜雨留客》詞:“老對凍醪留客話,醉爬短髮枕書眠。”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花姑子》:“安經宿,覺腰下盡死,爬抓無所痛癢。”
何垠註:“爬,音琶,搔也。”
2.刨;扒。
前蜀貫休《讀顧況歌行》:“妖狐爬出西子骨,雷車拶破織女機。”
元丁復《次夏允中禁體雪詩六十韻》:“埽開交擁篲,戲聚互推爬。”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葛巾》:“﹝女﹞又拔頭上簪,刺土數十下,又曰:‘爬之。’生又從之。則甕口已見。”
3.人或動物伏地慢行。
明吳寬《是日往觀果刻本乃復次韻》:“濃書銕把純綿裹,深刻蟹上潮泥爬。”
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落水狗的是否該打,第一是在看它爬上岸了之後的態度。”
老舍《駱駝祥子》二:“他慢慢的,閉著氣,在地上爬、目的是在找到那幾匹駱駝。”
4.伏;趴。
《紅樓夢》第七七回:“那媳婦那裏有心腸照管?吃了飯,便自去串門子,隻剩下晴雯一人在外間屋內爬著。”
《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兩個人這裏說話,劉住兒已經爬在地下哭著給安公子磕頭,求著先放他回去發送他媽。”
柳青《銅墻鐵壁》第十九章:“石得富早已在擔架上爬不住了。”
5.用手或別的用具撥拉東西。
《官場現形記》第九回:“等把一碗飯爬完,纔慢慢的問。”
胡也頻《到莫斯科去》三:“她差不多一眼也不看那桌上排滿的各樣菜,隻是趕忙地爬了半碗飯就走開了。”
6.攀登,攀援而上。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摺:“他他他隻貪著目前受用,全不省爬的高來可也跌的來腫。”
《水滸傳》第五六回:“時遷看見土地廟後一株大柏樹,便把兩隻腿夾定,一節節爬將上去樹頭頂。”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現在從事務主任爬到副廠長,是總經理面前的一位紅人。”
7.一種有齒的農家用具。用以耙攏或散開柴草穀物之類。
清李調元《卍齋瑣錄》卷一:“爬以竹為之,所以推引聚禾穀也。”
II
bà
ㄅㄚˋ
同“耙”。
1.一種帶齒的農具,用以碎土平地。
《太平禦覽》卷三三九引《金匱》:“守戰之具,皆在民間。耒耜者,是其弓弩也;鋤爬者,是其矛戟也;簦笠者,是其兜鍪也。”
2.指用耙碎土、平地。
阅读:1582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