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顧不暇

ok8.org > 成語大全 > 自顧不暇

【成語】:自顧不暇

【拼音】:zì gù bù xiá

【解釋】:暇:空閑。光顧自己還來不及。指沒有力量再照顧別人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回:“今雖略有生機,但自顧不暇,何能另有安頓哥哥之處。”

【示例】:其以滿洲為可倚賴乎?彼~,何有於漢人。 ★清·陳天華《獅子吼》第七回

【近義詞】:自身難保、明哲保身

【反義詞】:助人為樂、慷慨解囊、救死扶傷

【歇後語】:蠟人玩火;瞎妹子當媒人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個人或集體

【英文】:be busy enough with one's own affairs

【日文】:自分(じぶん)のこともかまっていられない,頭(あたま)の上(うえ)のはえを追(お)えない

【德文】:sich nicht einmal um seine eigenen Angelegenheiten kümmern kǒnnen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在陳國閑居時,弟子冉求從魯國回來,說魯國宗廟失火之事,孔子說一定燒了桓公、僖公的廟。冉求說夫子料事如神,季桓子剛死,季府亂成一片,自顧不暇,根本不會救火

(自顧不暇,自顧不暇)

自己照顧不了自己。多指無暇顧及他人

清薛福成《李德裕納維州降將論》:“以德裕才略,用西川之眾,扼其吭而拊其背,使彼自顧不暇,奚敢侵軼關中。”

魯迅《而已集·寫在<勞動問題>之前》:“隻因為本國太破爛,內憂外患,非常之多,自顧不暇了,所以隻能將臺灣這些事情暫且放下。”

阅读:1827

●自顧不暇(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