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
篷字的筆畫:16畫;
péng
ㄆㄥˊ
〔《廣韻》薄紅切,平東,並。〕
1.張蓋在車船等上面,用以遮蔽日光、風、雨的設備。
《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李生推篷一看,果然秋江景致,更自非凡。”
清黃景仁《退潭舟夜雷雨》詩:“誰知暴雨不終昔,打篷漸歇箏琵琶。”
郭沫若《下鄉去》一:“大家都在發愁,十九號準備下鄉的卡車是沒有篷的。”
葉聖陶《倪煥之》一:“眼光從篷頂直望黑暗的前程。”
2.船帆。
《三國演義》第四九回:“徐盛見前船無篷,隻顧趕去。”
清李漁《玉搔頭·飛舸》:“這風就掉轉來了,家婆在那裏?快幫我扯起篷來。”
3.船。
唐錢起《送張管書記》詩:“河廣篷難度,天遙雁漸低。”
前蜀韋莊《潤州顯濟閣曉望》詩:“一篷何處客,吟憑釣魚舟。”
清趙慶熹《醉扶歸·泖湖訪舊圖》套曲:“一天兒詩酒作生涯,一篷兒風月都瀟灑。”
阅读:1400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