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成語大全 > 眾寡不敵
【成語】:眾寡不敵
【拼音】:zhòng guǎ bù dí
【解釋】:眾:多;寡:少;敵:抵擋。少數敵不過多數。
【出處】:唐·孫揆《靈應傳》:“眾寡不敵,三戰三北。”
【示例】:群眾是浮躁,急不可待的。忍耐不過,~,自難免日久變生,越發不可收拾。 ★魯迅《兩地書·二一》
【近義詞】:眾寡懸殊、寡不敵眾
【反義詞】:勢均力敵、旗鼓相當、棋逢對手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力量懸殊
(眾寡不敵,眾寡不敵)
人少抵擋不過人多。
《三國誌·魏誌·張範傳》:“今欲誅卓,眾寡不敵。”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十四:“裨將高永能曰:‘吾眾寡不敵,宜及其未成陣沖擊之。’”元白樸《梧桐雨》楔子:“不料眾寡不敵,遂致喪師。”
清昭槤《嘯亭雜錄·李壯烈戰績》:“及戰,浙軍無不一當百,有卒跳牽(蔡牽)船上,牽幾被擒,以眾寡不敵,死之。”
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一:“爬上了城的人因為眾寡不敵,都被打下了城來。”
阅读:1556
●眾寡不敵(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