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世盜名
【成語】:欺世盜名
【拼音】:qī shì dào míng
【出處】:《荀子·不茍》:“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將以盜名於暗世者也,險莫大焉。”
【示例】:不知平日所講何學,居然~。 ★清·阮葵生《茶余客話》卷十
【近義詞】:盜名欺世、欺世惑眾、沽名釣譽
【反義詞】:名副其實
【歇後語】:李鬼劫路
【英文】:fish for compliments
【法文】:teomper le monde et se faire une réputation imméritée
【成語故事】:西晉時期,王衍精通老子和莊子的哲學,晉武帝的丈人楊駿慕名想把女兒嫁他。但王衍不願攀附權貴。他自命清高,絕不談世俗之事,更不談錢字。後來他的女兒成了湣懷太子的妃子。宮廷發生變故,他令自己的女兒離婚,人稱他是假清高
(欺世盜名,欺世盜名)
欺騙世人,竊取名譽。語本《荀子·不茍》:“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姦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也,險莫大焉。”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八:“﹝汪彥章﹞草伯紀謫詞,乃雲:朋奸罔上,有虞必去於驩兜;欺世盜名,孔子先誅於正卯。”
明李贄《賈誼》:“凡可以欺世盜名者,無所不至。”
魯迅《花邊文學·大小騙》:“‘欺世盜名’者有之,盜賣名以欺世者又有之,世事也真是五花八門。”
阅读:1818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