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未豐
【成語】:羽毛未豐
【拼音】:yǔ máo wèi fēng
【解釋】:豐:豐滿。指小鳥沒長成,身上的毛還很稀疏。比喻年紀輕,經歷少,不成熟或力量還不夠強大。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示例】:但這好像“中日親善,同存共榮”之說,從~的無產者看來,是一種欺騙。 ★魯迅《二心集·“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
【反義詞】:羽毛豐滿、兵強馬壯、國富民強
【語法】:作謂語、定語、補語;指未成熟
【英文】:fledgeless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洛陽人蘇秦曾向鬼谷子學習辯術與謀略,他周遊列國,遊說他的政治觀點。他到秦國遊說秦王,希望他與六國聯盟。秦惠王有吞並六國的野心,根本不接受他的觀點,說蘇秦是一個羽毛未豐的小鳥,是不能成大事的
(羽毛未豐,羽毛未豐)
《戰國策·秦策一》:“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後以“羽毛未豐”喻還未成熟,還未成長壯大。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傑傳》第二節:“阿爾拔固素知瑪誌尼者,良敬其為人。雖然,自以羽毛未豐,不可高飛。”
魯迅《二心集·“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但這好像‘中日親善,同存共榮’之說,從羽毛未豐的無產者看來,是一種欺騙。”
阅读:1445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