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又字的筆畫:2畫;
yòu
〡ㄡˋ
〔《廣韻》於救切,去宥,雲。〕
1.重複出現;再次出現。
《穀梁傳·僖公二十二年》:“過而不改,又之,是謂之過。”
唐韓愈《祭郴州李使君文》:“念睽離之在期,謂此會之難又。”
宋何夢桂《摸魚兒》詞:“歎人世相逢,百年歡笑,能得幾回又!”
2.副詞。表示重複或繼續。
《詩·小雅·巧言》:“亂之初生,僭始既涵。亂之又生,君子信讒。”
南朝宋謝惠連《雪賦》:“於是迺作而賦積雪之歌……又續而為白雪之歌。”
《水滸傳》第三回:“哥哥休去,隻在我寨中且過幾時,又作商量.”巴金《探索集·探索之三》:“我的小說是我在生活中探索的結果,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就是我一次又一次的收穫。”
3.副詞。表示幾種情況或性質同時存在。
《國語·晉語一》:“既無老謀,而又無壯事,何以事君?”宋蘇軾《大雪懷東武園亭寄孔周翰》詩:“君不是淮西李侍中,夜入蔡州縛取吳元濟;又不是襄陽孟浩然,長安道上騎驢吟雪詩。”
《紅樓夢》第五二回:“寶玉聽了,又喜,又氣,又歎。”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整整一天半夜,她沒有吃過一口東西,這時覺得又餓又渴。”
4.副詞。表示意思上更進一層。
《墨子·非攻中》:“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
宋沈作哲《寓簡》卷十:“凡香之至美至善者,惟真臘,真臘之又善者曰綠洋,香中之尤物也。”如:那一天正好是三伏的第一天,又是中午,又沒有風,不動也會出汗。
5.副詞。表示在某個範圍之外有所補充。
《莊子·應帝王》:“始吾以夫子(指壺子)之道為至矣,則又有至焉矣。”
郭象註:“謂季鹹之至又過於夫子。”
《水滸傳》第一百回:“軍士攀緣上城,各執利刃,砍殺守城士卒。又有軍士乘木筏沖來。”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十二:“縣裏把罪狀一一證實之後,除叫他們賠償大家損失外,又判了十五年徒刑。”
6.副詞。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魯迅《朝花夕拾·範愛農》:“我交出賬目和餘款一角又兩銅元。”如:二又三分之一。
7.副詞。表示有矛盾的兩件事情。
《西遊記》第十四回:“你往那裏去來?教我行又不敢行,動又不敢動,隻管在此等你。”如:他又想去,又不想去,拿不定主意。
8.副詞。表示轉折。
前蜀韋莊《浣溪沙》詞:“欲上鞦韆四體慵,擬交人送又心忪。”
宋朱淑真《湖上小集》詩:“白璧一雙無玷缺,吹簫歸去又無緣。”
《二刻拍案驚奇》卷九:“﹝楊素梅﹞好生不快,又不好說得出來。”
9.副詞。用在否定或反問句裡,加強語氣。
《左傳·莊公十年》:“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西遊記》第二三回:“他又不是我的生身父母,幹與不幹,都在於我。”
巴金《隨想錄·多印幾本西方文學名著》:“多印幾本近代、現代的西方文學名著,又有什麽不好呢?”
10.通“宥”。寬恕。
《禮記·王制》:“王三又,然後制刑。”
鄭玄註:“又,當作宥。宥,寬也。”
11.通“有”。
《易·繫辭上》:“又以尚賢也。”
陸德明釋文:“鄭本作‘有以’。”
馬王堆漢墓帛書乙本《老子·道經》:“故恒無欲也,以觀其妙;恒又欲也,以觀其所噭。”又,甲本作“有”。
《漢書·韓信傳》:“淮陰少年又侮信曰:‘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
《史記》又作“有”。
12.通“祐”。保佑。
阅读:1262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