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繞
(纏繞,纏繞)
1.縈繞;回旋地束縛。
唐劉禹錫《葡萄歌》:“田野生葡萄,纏繞一枝高。”
宋蘇轍《送歐陽辯》詩:“衣冠纏繞類春蠶,一歲相從知有幾?”清王夫之《張子正蒙註·樂器》:“縰以帛歛髮而作紒,古者紒不露髮,帛有餘,則斜纏繞之。”
丁玲《某夜》:“穿著棉大衣的兵士……還用繩子從他們的胸前纏繞到身後的木棍上去。”
許傑《大白紙》十三:“有幾縷炊煙,在屋背纏繞。”
2.糾纏;攪擾。
唐姚合《病中書事寄友人》詩:“終日自纏繞,此身無適緣。”
宋蘇軾《答李琮書》:“此等情累,隨手掃滅猶恐不脫,若更反覆尋繹,便纏繞人矣。”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中:“揚城中,向有名財神班者,皆乞丐類也。始則在茶肆覓相識人詐索錢文,繼則在街市中相遇,纏繞不休。”
姚雪垠《長夜》一:“正因為他想得太多,晚上不是失眠便是被噩夢纏繞。”
阅读:1730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