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

ok8.org > 詞典 > 士人

1.士大夫;儒生。亦泛稱知識階層。

《史記·佞幸列傳》:“孝文時中寵臣,士人則鄧通,宦者則趙同、北宮伯子。”按,通官至上大夫。

《晉書·劉頌傳》:“今世士人決不悉良能也,又決不悉疲軟也。”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俗僧之學經律,何異士人之學《詩》《禮》。”

《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自家今日也說一個士人,因來行在臨安府取選,變做十數回蹺蹊作怪的小說。”

章炳麟《與人論文書》:“苻秦王嘉作《拾遺記》,已造其端。

嘉本道士,不足論,唐時士人乃多為之。”

2.人民;百姓。

《後漢書·袁術傳》:“術問曰:‘昔周室陵遲,則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漢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廣,士人之眾,欲僥福於齊桓,擬跡於高祖,可乎?’”唐樊宗師《絳守居園池記》:“世說總其土田士人,令無磽雜擾。”

清魏源《聖武記》卷一“李成棟師潰於信豐,成棟墜水死”自註:“成棟悉眾十餘萬赴之,攻具仗械盡行,多拘人夫舁過嶺,士人不免,道死頗眾。”

3.士卒;將士。

《孫子·九地》:“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盡力。”

梅堯臣註:“士安得不竭力以赴戰。”

阅读:1475

●士人(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