臑
臑字的筆畫:18畫;
I
nào
ㄋㄠˋ
〔《集韻》乃到切,去號,泥。〕
1.動物的前肢。
《儀禮·特牲饋食禮》:“屍俎:右肩、臂、臑、肫、胳。”
胡培翬正義引《禮經釋例·釋牲》:“肩下謂之臂,臂下謂之臑。”
《史記·龜策列傳》:“取前足臑骨穿佩之。”參見“臂臑”。
2.人的上肢。亦謂臂之羊矢穴。
《靈樞經·經脈》:“頜腫大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
《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周身名位骨度》“臑”註:“臑者,肩髆下內側對腋處,高起軟白肉也。”
II
rú
ㄖㄨˊ
〔《廣韻》人朱切,平虞,日。〕
1.嫩軟貌。
《楚辭·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洪興祖補註:“臑,嫩耎貌。”
2.通“蠕”。微動貌。
《荀子·臣道》:“喘而言,臑而動。”
楊倞註:“臑,微動也。”
III
ér
ㄦˊ
〔《集韻》人之切,平之,日。〕
通“胹”。
煮熟。
《楚辭·大招》:“鼎臑盈些,致和芳隻。”
王逸註:“臑,熟也。”
IV
nèn
ㄋㄣˋ
〔《集韻》奴困切,去恨,泥。〕
肉醬。
《淮南子·詮言訓》:“周公殽臑不收於前,鐘鼓不解於縣,以輔成王而海內平。”按,《集韻·去恨》:“臑,肉醯。”參閱王念孫《讀書雜誌·淮南內篇十四》。
V
nu·n
ㄋㄨㄢˇ
〔《集韻》乃管切,上緩,泥。〕
熱,暖。
南朝梁江淹《泣賦》:“視左右而不臑,具衣冠而自涼。”
阅读:1018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