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逮

逮字的筆畫:11畫;

I

dài

ㄉㄞˋ

〔《廣韻》徒耐切,去代,定。〕

〔《廣韻》特計切,去霽,定。〕

1.追上;趕上。

《公羊傳·成公二年》:“郤克眣魯衛之使,使以其辭而為之請,然後許之,逮於袁婁而與之盟。”

何休註:“逮,及也,追及國佐於袁婁也。”

三國魏曹植《七啟》:“縱輕體以迅赴,景追形而不逮。”

2.及;及至。

《左傳·成公十八年》:“晉悼公即位於朝,始命百官,施舍已責,逮鰥寡,振廢滯,匡乏困。”

楊伯峻註:“施惠及於鰥夫寡婦。”

《呂氏春秋·明理》:“故眾正之所積,其福無不及也;眾邪之所積,其禍無不逮也。”

唐韓愈《進學解》:“上規姚姒,渾渾無涯……下逮《莊》《騷》,太史所錄,子雲、相如,同工異曲。”

清葉廷琯《吹網錄·閔榮墓誌》:“逮宋中葉以後,乃雅俗皆書‘楓’字,不復知有封橋之名矣。”

3.連及;接續。

《國語·周語上》:“王從之,使於晉者,道相逮也。”

《新唐書·隱逸傳·司馬承禎》:“﹝司馬承禎﹞事潘師正,傳辟穀道引術,無不通。

師正異之,曰:‘我得陶隱居正一法,逮而四世矣。’”

4.及得上;比得上。

《荀子·堯問》:“魏武侯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逮。”

《西京雜記》卷三:“子雲學相如為賦而弗逮,故雅服焉。”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六:“班固才識不逮司馬遷遠甚。”

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二月初三日》:“義之通國方裏,僅逮奧法等國之半。”

5.逮捕。

《史記·五宗世家》:“請逮勃所與姦諸證左。”

唐李商隱《有感》詩之一:“證逮符書密,辭連性命俱。”

茹誌鵑《高高的白楊樹·黎明前的故事》:“爸爸被逮去不過幾天,可是米米和小小卻覺得已經隔了好幾年了。”

6.介詞。趁。

《左傳·定公四年》:“逮吳之未定,君取其分焉。”

《史記·穰侯列傳》:“願君逮楚趙之兵未至於梁,亟以少割收魏。”

楊樹達《詞詮》卷二:“逮,時間介詞。與‘迨’同,趁也。凡於一事未始之前先為一事時用之。”

7.副詞。猶僅。

《漢書·王莽傳上》:“克身自約,糴食逮給。”

顏師古註:“纔得粗及僅足而已。”

8.昔;以前。

《左傳·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史記·李斯列傳》:“李斯乃從獄中上書曰:‘臣為丞相,治民三十餘年矣。逮秦地之陜隘,先王之時,秦地不過千裏,兵數十萬。’”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逮其父時,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

9.姓。

II

ㄉ〡ˋ

〔《廣韻》特計切,去霽,定。〕

見“逮逮”、“逮行”。

III

d·i

ㄉㄞˇ

方言。捉;抓。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一章:“梁三老漢把全部註意力集中在耳朵上,逮住人們所說的每一句話。”

曹禺《原野》第三幕:“廟裏的神仙都叫人逮了!”如:貓逮老鼠。

阅读:2032

●逮(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